第512章危机
齐王府的密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而压抑的气氛,四周的墙壁用厚重的黑色帷幕包裹着,仿佛在吞噬一切光线。
幽暗的灯光微弱地闪烁着,只能勉强照亮几张雕刻精美但满是阴影的木质椅子。房间中央,齐王李铭寅端坐于高背椅上,面色阴沉如墨。
在他的两旁,同样坐着几名身穿黑袍的男子,他们各自神情肃穆。
墙角的几枚蜡烛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出斑驳陆离的人影,将每个人都笼罩在朦胧之中。
“真要走到这一步吗?”齐王李铭寅终于开口了,低沉的声音中还带着一丝沙哑。
“是的。”
一名黑衣男子点了点头,“这些天军机处不断的弹劾内阁的几名阁老,太后娘娘甚至还将汪阁老等人叫到了凤藻宫进行训斥。
虽然全都被内阁顶了回去,但军机处的那几个人依旧不死心,据说他们已经将京营扩军之事旧事重提,这次他们要求扩军所需不经过户部,而是直接由内务府拨付银子,据说太后正在犹豫中。”
“混账!”
一听到不经过户部拨款,李铭寅立刻就急了。
“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京营扩军怎能不经户部由内务府拨款,这不是乱来吗?
再者说了,内务府这个衙门乃是先帝在位时临时创建,为的是替父皇筹备银两,如今父皇早已不在,这个衙门也应该撤裁了,怎能容许它依旧继续与民争利。”
“说得好。”
黑衣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几位阁老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撤裁就不需要了,将其并入户部即可,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也会宽裕许多。
再者说了,长公主殿下如今也不小了,殿下身为皇长子,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姐姐的终身大事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唔……杨大人不愧是老成持重之人,所言确实有理。”李铭寅恍然大悟般连连点头,“本王明日便入宫,求母后下旨,替长公主择一良婿,也好让父皇在天之灵欣慰。”
…………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在凤藻宫响起,白皇后指着李铭寅勃然,将一道折子摔到了他脸上:“你看看你自己,如此荒唐的言论你居然也能说出口?
将内务府纳入户部,哀家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难道你不知道,内务府是咱们皇家的钱袋子吗?
将内务府纳入户部,亏你想得出来!”
看着凤目圆睁的白皇后,李铭寅捂着被打的脸,感受着火辣辣的疼痛,在白皇后逼人的目光下讪讪道:“母后,这个问题儿臣也曾问过汪阁老,汪阁老向儿臣保证。
倘若皇室有所需,他们会让户部第一时间提供给皇家,绝不会拖延的。”
“你……你……”
白皇后指着李铭寅,第一次感到自己这位大儿子实在是蠢得无可救药了。
老话说得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为了得到内阁的支持,将皇室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偏偏还自认为做得很对,这样的蠢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还真是仔卖爷田心不疼啊。
看着气得面色发白的母后,李铭寅心里虽然一阵发虚,但对于自己的行为却一点也不后悔。原本以为,父皇死后太子之位必然落到他的头上,没曾想却被自己那还在吃奶的弟弟给捡了个便宜,甚至还被推上了皇位。
好不容易熬到太上皇死后,他也意识到自己要是再不做点什么,这辈子恐怕就真的跟皇位无缘了。
所以,当内阁派人跟他接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区区一个内务府算得了什么,等他当上皇帝,再重建一个就好。
“罢了……你走吧!”看着垂着头站在面前的大儿子,白皇后感到一阵心累,同时心中的怒火也愈发旺盛。
内阁这些人,将她和皇帝当成金丝雀困在皇宫里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京营和内务府也敢染指,下一步是不是要接管皇宫的禁卫军啦?
“母后……”
李铭寅还试图说点什么,却被白皇后的冷喝给打断了。
“滚……哀家不想看到你,你马上给哀家滚出去!”
李铭寅不敢再说,只能灰溜溜的出了凤藻宫。
等到李铭寅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白皇后这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此时此刻,她多想有一个肩膀让自己依靠啊。
“你这个狠心短命的死鬼……怎么还不来啊……再不来……人家可就真的撑不住了……”
被赶出凤藻宫的齐王灰溜溜的出了皇宫,刚回到王府他就看到了在客厅等待的黑袍男子。
看到李铭寅那余怒未消的模样,黑袍男子心里便有了答案,徐徐问道:“王爷……太后没答应吗?”
一阵无名火在李铭寅心头升起,“怎么……你是来看本王笑话的吗?”
“当然不敢。”黑袍男子微微一笑,安慰道:“其实几位阁老也没指望仅凭一道折子便让太后将内务府交出来,但有了这件事,咱们才好接下来的动作,您就等着瞧好戏吧。”
事实上,黑袍男子并没有说错,接下来的日子,文官集团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户部先是借口银子不足,停止了京营的一应供给,惹得数万京营将士怨气冲天。
随后又右边官员上折子,弹劾五城兵马司尸位素餐不作为,导致京城治安愈发混乱,要求对五城兵马司进行整改。
折子一出,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开始对晋王开炮了。
原本坐在一旁看戏的晋王这次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又惊又怒的他当即上折子自辩,只可惜他发出的折子很快就被六道言科和都察院的折子给埋了。
在争吵中,户部也趁机停了五城兵马司的供给,逼得白皇后只能从内务府调拨了一笔银子给五城兵马司和京营应急。
但这也能临时应急,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内阁对太后发难,满朝的文武冷眼旁观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痛斥文官集团的也有,但数量很少,同时这些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凤藻宫,所有人都想看太后是如何面对这次危机的……
(本章完)
齐王府的密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凝重而压抑的气氛,四周的墙壁用厚重的黑色帷幕包裹着,仿佛在吞噬一切光线。
幽暗的灯光微弱地闪烁着,只能勉强照亮几张雕刻精美但满是阴影的木质椅子。房间中央,齐王李铭寅端坐于高背椅上,面色阴沉如墨。
在他的两旁,同样坐着几名身穿黑袍的男子,他们各自神情肃穆。
墙角的几枚蜡烛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出斑驳陆离的人影,将每个人都笼罩在朦胧之中。
“真要走到这一步吗?”齐王李铭寅终于开口了,低沉的声音中还带着一丝沙哑。
“是的。”
一名黑衣男子点了点头,“这些天军机处不断的弹劾内阁的几名阁老,太后娘娘甚至还将汪阁老等人叫到了凤藻宫进行训斥。
虽然全都被内阁顶了回去,但军机处的那几个人依旧不死心,据说他们已经将京营扩军之事旧事重提,这次他们要求扩军所需不经过户部,而是直接由内务府拨付银子,据说太后正在犹豫中。”
“混账!”
一听到不经过户部拨款,李铭寅立刻就急了。
“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京营扩军怎能不经户部由内务府拨款,这不是乱来吗?
再者说了,内务府这个衙门乃是先帝在位时临时创建,为的是替父皇筹备银两,如今父皇早已不在,这个衙门也应该撤裁了,怎能容许它依旧继续与民争利。”
“说得好。”
黑衣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几位阁老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撤裁就不需要了,将其并入户部即可,如此一来朝廷的财政也会宽裕许多。
再者说了,长公主殿下如今也不小了,殿下身为皇长子,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姐姐的终身大事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唔……杨大人不愧是老成持重之人,所言确实有理。”李铭寅恍然大悟般连连点头,“本王明日便入宫,求母后下旨,替长公主择一良婿,也好让父皇在天之灵欣慰。”
…………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在凤藻宫响起,白皇后指着李铭寅勃然,将一道折子摔到了他脸上:“你看看你自己,如此荒唐的言论你居然也能说出口?
将内务府纳入户部,哀家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难道你不知道,内务府是咱们皇家的钱袋子吗?
将内务府纳入户部,亏你想得出来!”
看着凤目圆睁的白皇后,李铭寅捂着被打的脸,感受着火辣辣的疼痛,在白皇后逼人的目光下讪讪道:“母后,这个问题儿臣也曾问过汪阁老,汪阁老向儿臣保证。
倘若皇室有所需,他们会让户部第一时间提供给皇家,绝不会拖延的。”
“你……你……”
白皇后指着李铭寅,第一次感到自己这位大儿子实在是蠢得无可救药了。
老话说得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为了得到内阁的支持,将皇室自己的东西拱手让人,偏偏还自认为做得很对,这样的蠢材她还是第一次见到。
还真是仔卖爷田心不疼啊。
看着气得面色发白的母后,李铭寅心里虽然一阵发虚,但对于自己的行为却一点也不后悔。原本以为,父皇死后太子之位必然落到他的头上,没曾想却被自己那还在吃奶的弟弟给捡了个便宜,甚至还被推上了皇位。
好不容易熬到太上皇死后,他也意识到自己要是再不做点什么,这辈子恐怕就真的跟皇位无缘了。
所以,当内阁派人跟他接触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区区一个内务府算得了什么,等他当上皇帝,再重建一个就好。
“罢了……你走吧!”看着垂着头站在面前的大儿子,白皇后感到一阵心累,同时心中的怒火也愈发旺盛。
内阁这些人,将她和皇帝当成金丝雀困在皇宫里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连京营和内务府也敢染指,下一步是不是要接管皇宫的禁卫军啦?
“母后……”
李铭寅还试图说点什么,却被白皇后的冷喝给打断了。
“滚……哀家不想看到你,你马上给哀家滚出去!”
李铭寅不敢再说,只能灰溜溜的出了凤藻宫。
等到李铭寅的身影消失在眼前,白皇后这才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此时此刻,她多想有一个肩膀让自己依靠啊。
“你这个狠心短命的死鬼……怎么还不来啊……再不来……人家可就真的撑不住了……”
被赶出凤藻宫的齐王灰溜溜的出了皇宫,刚回到王府他就看到了在客厅等待的黑袍男子。
看到李铭寅那余怒未消的模样,黑袍男子心里便有了答案,徐徐问道:“王爷……太后没答应吗?”
一阵无名火在李铭寅心头升起,“怎么……你是来看本王笑话的吗?”
“当然不敢。”黑袍男子微微一笑,安慰道:“其实几位阁老也没指望仅凭一道折子便让太后将内务府交出来,但有了这件事,咱们才好接下来的动作,您就等着瞧好戏吧。”
事实上,黑袍男子并没有说错,接下来的日子,文官集团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户部先是借口银子不足,停止了京营的一应供给,惹得数万京营将士怨气冲天。
随后又右边官员上折子,弹劾五城兵马司尸位素餐不作为,导致京城治安愈发混乱,要求对五城兵马司进行整改。
折子一出,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开始对晋王开炮了。
原本坐在一旁看戏的晋王这次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又惊又怒的他当即上折子自辩,只可惜他发出的折子很快就被六道言科和都察院的折子给埋了。
在争吵中,户部也趁机停了五城兵马司的供给,逼得白皇后只能从内务府调拨了一笔银子给五城兵马司和京营应急。
但这也能临时应急,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内阁对太后发难,满朝的文武冷眼旁观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痛斥文官集团的也有,但数量很少,同时这些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凤藻宫,所有人都想看太后是如何面对这次危机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