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对付,请求南向保守扬州。李光弼说:“朝廷倚我以为安危,我复退缩,朝廷何望?且吾出其不意,贼安知吾之众寡!”于是径直奔赴徐州,派田神功去进击史朝义,将叛军打得大败。其实当时徐州一带很混乱的,先是田神功留恋扬州不愿回去,又有尚衡与殷仲卿在兖州、郓州的自家相互攻击,来瑱则不肯应诏回京,但当他们一听说李光弼来了,都慑于李光弼的威望,几个人该回朝的回朝,该回军的回军,秩序这才井然起来。
来到李光弼帐下的田神功,按他自己的话讲,差点出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错,只是和李光弼相比,不大尊重他的判官而已。李光弼在徐州,只有军队的事情自己决断,其它事务都委托给判官张傪处理。张傪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处理事务十分自如,所以诸将对张傪也十分尊重,就像对李光弼那样。而田神功从副将升为节度使后,大模大样的接受前节度使的判官刘位等人的叩拜。等他看到李光弼与张傪平等对待时,大吃一惊,于是找来刘位等人一一谢礼,说自己行伍出身,不懂礼仪,怎么诸位也不说,铸成自己的错误呢?可见李光弼的一言一行给部下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光弼后来也算是做错了一件事,令他终生愧悔。
当长安被吐蕃进攻之际,代宗下诏召诸节度使来援,别的节度使没来,李光弼也没有来。大家都不来的原因是,早有个被鱼朝恩、程元振害死的来瑱在前,所以谁都怕自己一回去也被他们害死,干脆不来就是了。这才出现郭子仪率二十名骑兵去咸阳守卫的“悲惨”情景。可是诸道节度不来都还好说,李光弼不来,则确实有损形象了。首先是地位不同,他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将军,又都是朝廷素来倚重的人物,无论是肃宗还是代宗,对他也可谓不薄,所以他不来,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很大的,其它没来支持的人受到的质疑都没有李光弼多,原因就在于此;其次,李光弼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守北城时所带的那把短刀就很让人感动,当将士们都想退保扬州的时候又是李光弼力排众议勇于攻打叛军,可是,没被敌人吓倒的将军,却担心被朝里的宦官所害——如果对照一下郭子仪,就会发现,李光弼正如欧阳修所说,属于“工于科人拙于谋己”的这种类型的将军。其实他又何必担心呢?无论如何,在危难之际有人来援救自己,就算再糊涂的人也会生出感激之情,何况代宗也并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再者,以所谓忠臣的角度来看,就算真会被害死也得来一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苛求,但古人未必会放过。以二十骑赴咸阳的郭子仪,也并非没受到过奸人谗毁,而且他当时是比在外逍遥的李光弼要惨的多的,因为他这种“高阁”生活李光弼并没经历过,但谗毁起作用了么?先前有用,但经过此事后,代宗对郭子仪如何呢?可以说很好。前面写郭子仪时也提到,正是郭子仪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没脾气使他成为皇帝的理想大臣。以此推之,如果李光弼率兵来援,代宗自也不会亏待他。但李光弼迁延行期,最终也没有来长安。
代宗于此事怎么看呢?肯定会有惊讶:怎么自己人缘这么不好,谁都不来呢?然后当然会有些恼怒:你们怎么都不奉诏?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代宗的好脾气,他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于谁,比如他后来对仆固怀恩的母亲就很好,当听说仆固怀恩死去的时候,代宗也一直说并非是仆固怀恩背叛他,而是被左右所误。对于李光弼的不奉诏,代宗也比较看重,担心会因此产生嫌隙,就主动示好,多次派人去慰问居于河中的李光弼的母亲。不过,代宗真的放下了么?
吐蕃退兵以后,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观察他的去留动向。两唐书与通鉴一致的“察其去就”,字面意思好解,可是这四个字的意思,只怕不是这么简单。任命就任命呗,任命谁去做什么,大臣不也就只有去照办的份么,干嘛还要有个“察其去就”?一个“察”字说明代宗对李光弼动向的关注与疑心,意思就是:我看看你究竟会怎么做。可见李光弼前一次没来,虽然代宗并不降罪,但心中也着实放不下,他担心因此产生嫌隙,其实李光弼那里能有什么嫌隙,还不是他自己这里的嫌隙?这一次,“光弼伺知之,辞以久待敕不至,且归徐州,欲收江淮租赋以自给”,李光弼借口江淮粮运之事率军返回徐州,仍然是不去。看样子李光弼应该是明白代宗有观察的意思的,可是仍然顶风作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要向皇帝表示忠诚的话就该听命,这一次不回去难道是担心上次的罪过被宦官拿来攻击他?如果真是这么担心,那就更应该去了,否则只会加重别人的疑心。如果赶上这件事的是郭子仪,相信马上就动身了。这次,代宗对李光弼的母亲就不单单是派人慰问了,而是将她接到了长安,好好供养了起来,又让他弟弟李光进执掌禁兵,提高待遇。代宗这么做,有两种可能,一是见李光弼又没来,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所以又提高了待遇。可是,推想一下,这是一个做错事的人的心态,想要与人和解才主动示好,但自始至终代宗对李光弼都没有做错什么,他自己也不可能认为有哪里不对,何必要这么做呢?如果说让李光进掌管禁军是示好,而将李母接到长安,则可能主要出于第二种可能的考虑,就是厚待其母,同时也是高级的监禁起来,这便是一个人质。但代宗对李光弼的礼遇却始终不减,一来确是宅心仁厚,二来,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彼之不赴吾急,吾不问则已,问之则必讨焉。彼非束手受死者,而吾使谁敌之哉?”
由于李光弼一向军令严明,所以诸将对他都很敬畏,甚至李光弼发号施令时,诸将都不敢仰视。然而当诸将看到李光弼挟重兵而不回朝,像田神功等人便不再惧怕李光弼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李光弼原先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其实李光弼对此也很后悔,所以愧恨交加,终于积郁成疾,不久,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七月十四日去世——墓志则说是死于七月五日,《全唐文》中有李光弼的遗表,其中有“自去月十七日旧疾发动,有加无瘳,至今月五日”,所以觉得还是取十四日为准。此前部将询问李光弼后事,李光弼说:“吾久在军中,不得就养,既为不孝子,夫复何言!”这个时候最想念的是自己的母亲,然而却是天人永隔了。之后,李光弼将自己受封的绢布各三千疋、钱三千贯文分给了将士们。
李光弼去世,代宗自是难过了一番,让鱼朝恩到李母家里去慰问——李光弼正是因为这个人才不敢来长安,代宗居然又派他去慰问,李光弼在天有灵,也一定气的够戗——然后又让京兆尹第五琦监护丧事。代宗命大臣们议谥号,最后谥李光弼为“武穆”,和后来岳飞的谥是一样的,不过同用这个谥的还有很多人,不一一列举了。将军们的谥中大多有个武字,而李光弼和郭子仪不同的是“忠”和“穆”,郭子仪是忠武,“忠”在前,看的出来,对皇帝来讲,“忠”和“武”比,还是更需要“忠”的。十一月,将李光弼安葬于三原,代宗下诏命百官送于延平门外。和郭子仪不一样,郭子仪是陪葬建陵,而李光弼则没有这样的待遇——陪葬不是殉葬,殉葬当然是凄惨的了,而陪葬则是很风光的事情,古时能陪葬帝陵,那是皇帝对大臣的恩宠。也不难想象,郭子仪那般的八面玲珑,皇帝自然愿意接纳,而李光弼这样的脾气,则很容易得罪人,大约皇帝都不敢惹。
有人认为,蕃将大都脾气如此,所以李光弼会得罪人也是正常的,而郭子仪是汉将,因此更柔和一些。这么说就难免绝对化了,汉人中刚烈暴躁的也有很多,而胡人中很会讨好别人的也大有人在,像安禄山就是很会讨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不假,但实际上汉化的已经很严重了,严肃认真的禀性自幼就是如此,和民族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李光弼的脾气可能遗传较多,再加上后天管教又严,所以这样实在不奇怪。李光弼六岁的时候曾经抚鹿而游,结果他爸爸看见了,教训他说:“儿勿更尔。”其实很平常的一件事,小孩子哪有不爱玩的,居然也会被管教。而李光弼的母亲,脾气大约也是不好的,颜真卿就写“太夫人高明整肃,有慈有威,公下气怡声,承顺而每竭其力。虽已官达,小不如意,犹加谯让之责,故能济其勋业。”所以李光弼差不多天天挨训。正是父母管教的严,所以养成了他的严肃。
可以说,诸将对郭子仪是敬爱,而对李光弼则是敬畏;敬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敬畏一旦失去了支柱,那它自身也就消失了。李光弼的严厉,于国家于军队都是有好处的,唯独对他个人没有好处,因为这样很容易得罪人。其实官场上的人谁还没几个仇家呢,只是与李光弼不和的人,分布遍及各个领域,宦官中有和他作对的,同僚也有和他作对的,后来就连部下都有些不逊。还有,李光弼洁身自好,而郭子仪则学习王翦,聚敛奢侈,怎么看都觉得李光弼做的更对。所以,李光弼注定是寂寞的。当郭子仪被众人捧上天然后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时候,他自己则孤零零的冷眼旁观;当后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打金枝》高唱着郭汾阳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讲,李光弼只是一个历史上的符号,而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却了解不多。有人认为,这和后来的历史有关。宋朝和辽朝打了很多年,对契丹人难免存有芥蒂,后来虽然不和契丹打了,但汉族的民族保护意识也强了起来,所以对汉族出身的郭子仪更垂青。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成书于宋代的《新唐书》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把李光弼从《旧唐书》和别人的合传中拿了出来独立为一传(实际上后面还跟了几个禆将),虽说变化不大,但至少从地位上来讲是与郭子仪持平了。后人对李光弼其实并没有什么偏见,只是和郭子仪对比起来谈到的比较少,像《长生殿》中,郭子仪就出场了,而且还有不少唱段,而李光弼则自始至终没露面——不露面也好,里面的蕃兵蕃将都是丑来演的,即使是照顾一下,只怕扮相也好看不了,再加上龙套往往用不同行当的角色,郭子仪是外,那李光弼最多也只能用“净”,俗话说就是大花脸。至于京剧里的李光弼,没见过,也没查着,没法参考。
由于李郭二人的功劳都是对唐而言,唐朝灭亡后他们的功劳也就滚滚东逝了,郭子仪除了打仗,做人上还有很多可说的地方,比如那个“打金枝”,而李光弼则相形见绌。有一件事,说明了郭子仪做人上确实高出一筹。在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时,郭、李都为牙门都将,二人却不相和,即使在一起吃饭也不说话。等郭子仪代安思顺为节度使时,李光弼本打算逃走,还没决定下来,不久,皇帝便下诏让他分朔方一半兵力东出赵、魏(就是前面写的郭子仪向玄宗推荐李光弼一事)。于是“临淮(李光弼封临淮郡王,用临淮代称)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郭子仪)趋下,持手上堂,曰:‘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邪?’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这是杜牧记下来的事情,两人本传中没有,而在《新唐书》的东夷传中引用了一下。本是冤家的两人,其中一个一下子成了上司,然后又让对方去战场的最前线,也难怪李光弼会怀疑郭子仪居心不良。但郭子仪却是因为欣赏李光弼的才能,真心推举他的,故而两人尽释前嫌,主要功劳还是郭子仪,他能主动推荐李光弼,这份气度确实很难得,如果放到李光弼身上,可能未必会如此。因此,郭子仪更令人敬爱也就理所当然。
实际上,唐朝固然对李光弼颂扬多多,在历代对李光弼的评价上也确实属于最高级别的,却也有不同的声音。《全唐文》中有一篇《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元帅李光弼将二于上,屡奸于公(前面写公讳宁字某,当指穆宁)。公守正不迁,积与之隙,日宣不令之言,欲公畏之。公自泗抵徐,驰驿辄至,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代宗闻焉,为一二宰臣话之,至于叹息。”《旧唐书》中穆宁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第一篇的作者穆员,是穆宁的儿子。这件事的两种不同记法,虽然语气各有不同,但其中都说到了李光弼欲杀穆宁,而穆宁到徐州又以理取胜,可见这件事李光弼确实有不对之处,但是穆宁的儿子对此未免偏激,把李光弼说的这么不堪,实在很不客气。第一段中写时间是“李光弼将二于上”,当指李光弼没奉诏的那个时候,一个“二”字说明,在一些人眼中,这已经不单单是不奉诏这么简单了,甚至比“拥兵自重”还要严重;而穆宁则“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前三句还好说,但这最后一句,和前面那个“将二于上”结合起来,听起来似乎是说李光弼要谋反。穆宁是当事人,对事情应该是更清楚,唐书的写法自然有为尊者讳的意思。难道李光弼真要谋反?可是,他又有什么理由谋反呢?真让人难以置信,这个应该是穆宁的过度担心了。李光弼自己也是始料不及,没想到会有人这么看待自己,所以才会被穆宁问的无话可说,而且想必愧悔也由此加重。
但李光弼有位朋友,颜真卿。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写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交情,但是可以看出来,颜真卿对李光弼比对郭子仪更亲近一些。率直的颜鲁公大约也是个爱得罪人的脾气,他的正直确实得罪了一些清贵,正是如此,所以他更容易理解李光弼。李光弼死后,就是由颜真卿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郭子仪的墓志,我查了许久都没找着,可能是遗失了。颜真卿完全可以为当时的尚父郭子仪来撰写墓志,但是没有,一来可能是郭子仪的子孙找了“高手”来写,二来也说明双方没什么交情。黄本骥的《颜鲁公文集》中收颜真卿与李光进写所的书信共八帖,有《捧袂帖》、《鹿脯》前后帖(颜真卿的妻子病了,药方中需要鹿脯,但他又没有,只好向李光进要)、《乞米帖》、《朝回帖》等。李光进是李光弼的弟弟,插一些题外话,唐朝有两个李光进,后一个主要活动于元和年间,两人都被封过太子太保,也都被封为武威郡王,还都有一个同叫李光颜的兄弟(李光弼有这个弟弟也是颜真卿记下来的),因此害我差点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但后一个李光进是突骑施人,本姓阿跌,至于武威郡王,那也没什么稀罕,唐朝的武威郡王一抓一大把,大约是这个封号对武将来说很好听,所以大受欢迎。李光弼常年在外带兵,当然没空和颜真卿过多并往,但在长安的李光进则是有机会的。颜真卿个性耿直,从不向清贵低头,而生活上时有困难的他,肯找李光进来帮忙,说明双方有交情,至少颜真卿觉得李光进是个可以求助的人。换句话说,颜真卿还不屑于找别人去借呢。从颜真卿很多文章来看,对李光弼很是钦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看一个人也要参考一下他的朋友。所以正直刚
来到李光弼帐下的田神功,按他自己的话讲,差点出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错,只是和李光弼相比,不大尊重他的判官而已。李光弼在徐州,只有军队的事情自己决断,其它事务都委托给判官张傪处理。张傪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处理事务十分自如,所以诸将对张傪也十分尊重,就像对李光弼那样。而田神功从副将升为节度使后,大模大样的接受前节度使的判官刘位等人的叩拜。等他看到李光弼与张傪平等对待时,大吃一惊,于是找来刘位等人一一谢礼,说自己行伍出身,不懂礼仪,怎么诸位也不说,铸成自己的错误呢?可见李光弼的一言一行给部下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光弼后来也算是做错了一件事,令他终生愧悔。
当长安被吐蕃进攻之际,代宗下诏召诸节度使来援,别的节度使没来,李光弼也没有来。大家都不来的原因是,早有个被鱼朝恩、程元振害死的来瑱在前,所以谁都怕自己一回去也被他们害死,干脆不来就是了。这才出现郭子仪率二十名骑兵去咸阳守卫的“悲惨”情景。可是诸道节度不来都还好说,李光弼不来,则确实有损形象了。首先是地位不同,他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将军,又都是朝廷素来倚重的人物,无论是肃宗还是代宗,对他也可谓不薄,所以他不来,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很大的,其它没来支持的人受到的质疑都没有李光弼多,原因就在于此;其次,李光弼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守北城时所带的那把短刀就很让人感动,当将士们都想退保扬州的时候又是李光弼力排众议勇于攻打叛军,可是,没被敌人吓倒的将军,却担心被朝里的宦官所害——如果对照一下郭子仪,就会发现,李光弼正如欧阳修所说,属于“工于科人拙于谋己”的这种类型的将军。其实他又何必担心呢?无论如何,在危难之际有人来援救自己,就算再糊涂的人也会生出感激之情,何况代宗也并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再者,以所谓忠臣的角度来看,就算真会被害死也得来一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苛求,但古人未必会放过。以二十骑赴咸阳的郭子仪,也并非没受到过奸人谗毁,而且他当时是比在外逍遥的李光弼要惨的多的,因为他这种“高阁”生活李光弼并没经历过,但谗毁起作用了么?先前有用,但经过此事后,代宗对郭子仪如何呢?可以说很好。前面写郭子仪时也提到,正是郭子仪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没脾气使他成为皇帝的理想大臣。以此推之,如果李光弼率兵来援,代宗自也不会亏待他。但李光弼迁延行期,最终也没有来长安。
代宗于此事怎么看呢?肯定会有惊讶:怎么自己人缘这么不好,谁都不来呢?然后当然会有些恼怒:你们怎么都不奉诏?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代宗的好脾气,他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于谁,比如他后来对仆固怀恩的母亲就很好,当听说仆固怀恩死去的时候,代宗也一直说并非是仆固怀恩背叛他,而是被左右所误。对于李光弼的不奉诏,代宗也比较看重,担心会因此产生嫌隙,就主动示好,多次派人去慰问居于河中的李光弼的母亲。不过,代宗真的放下了么?
吐蕃退兵以后,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观察他的去留动向。两唐书与通鉴一致的“察其去就”,字面意思好解,可是这四个字的意思,只怕不是这么简单。任命就任命呗,任命谁去做什么,大臣不也就只有去照办的份么,干嘛还要有个“察其去就”?一个“察”字说明代宗对李光弼动向的关注与疑心,意思就是:我看看你究竟会怎么做。可见李光弼前一次没来,虽然代宗并不降罪,但心中也着实放不下,他担心因此产生嫌隙,其实李光弼那里能有什么嫌隙,还不是他自己这里的嫌隙?这一次,“光弼伺知之,辞以久待敕不至,且归徐州,欲收江淮租赋以自给”,李光弼借口江淮粮运之事率军返回徐州,仍然是不去。看样子李光弼应该是明白代宗有观察的意思的,可是仍然顶风作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要向皇帝表示忠诚的话就该听命,这一次不回去难道是担心上次的罪过被宦官拿来攻击他?如果真是这么担心,那就更应该去了,否则只会加重别人的疑心。如果赶上这件事的是郭子仪,相信马上就动身了。这次,代宗对李光弼的母亲就不单单是派人慰问了,而是将她接到了长安,好好供养了起来,又让他弟弟李光进执掌禁兵,提高待遇。代宗这么做,有两种可能,一是见李光弼又没来,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所以又提高了待遇。可是,推想一下,这是一个做错事的人的心态,想要与人和解才主动示好,但自始至终代宗对李光弼都没有做错什么,他自己也不可能认为有哪里不对,何必要这么做呢?如果说让李光进掌管禁军是示好,而将李母接到长安,则可能主要出于第二种可能的考虑,就是厚待其母,同时也是高级的监禁起来,这便是一个人质。但代宗对李光弼的礼遇却始终不减,一来确是宅心仁厚,二来,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彼之不赴吾急,吾不问则已,问之则必讨焉。彼非束手受死者,而吾使谁敌之哉?”
由于李光弼一向军令严明,所以诸将对他都很敬畏,甚至李光弼发号施令时,诸将都不敢仰视。然而当诸将看到李光弼挟重兵而不回朝,像田神功等人便不再惧怕李光弼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李光弼原先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其实李光弼对此也很后悔,所以愧恨交加,终于积郁成疾,不久,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七月十四日去世——墓志则说是死于七月五日,《全唐文》中有李光弼的遗表,其中有“自去月十七日旧疾发动,有加无瘳,至今月五日”,所以觉得还是取十四日为准。此前部将询问李光弼后事,李光弼说:“吾久在军中,不得就养,既为不孝子,夫复何言!”这个时候最想念的是自己的母亲,然而却是天人永隔了。之后,李光弼将自己受封的绢布各三千疋、钱三千贯文分给了将士们。
李光弼去世,代宗自是难过了一番,让鱼朝恩到李母家里去慰问——李光弼正是因为这个人才不敢来长安,代宗居然又派他去慰问,李光弼在天有灵,也一定气的够戗——然后又让京兆尹第五琦监护丧事。代宗命大臣们议谥号,最后谥李光弼为“武穆”,和后来岳飞的谥是一样的,不过同用这个谥的还有很多人,不一一列举了。将军们的谥中大多有个武字,而李光弼和郭子仪不同的是“忠”和“穆”,郭子仪是忠武,“忠”在前,看的出来,对皇帝来讲,“忠”和“武”比,还是更需要“忠”的。十一月,将李光弼安葬于三原,代宗下诏命百官送于延平门外。和郭子仪不一样,郭子仪是陪葬建陵,而李光弼则没有这样的待遇——陪葬不是殉葬,殉葬当然是凄惨的了,而陪葬则是很风光的事情,古时能陪葬帝陵,那是皇帝对大臣的恩宠。也不难想象,郭子仪那般的八面玲珑,皇帝自然愿意接纳,而李光弼这样的脾气,则很容易得罪人,大约皇帝都不敢惹。
有人认为,蕃将大都脾气如此,所以李光弼会得罪人也是正常的,而郭子仪是汉将,因此更柔和一些。这么说就难免绝对化了,汉人中刚烈暴躁的也有很多,而胡人中很会讨好别人的也大有人在,像安禄山就是很会讨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不假,但实际上汉化的已经很严重了,严肃认真的禀性自幼就是如此,和民族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李光弼的脾气可能遗传较多,再加上后天管教又严,所以这样实在不奇怪。李光弼六岁的时候曾经抚鹿而游,结果他爸爸看见了,教训他说:“儿勿更尔。”其实很平常的一件事,小孩子哪有不爱玩的,居然也会被管教。而李光弼的母亲,脾气大约也是不好的,颜真卿就写“太夫人高明整肃,有慈有威,公下气怡声,承顺而每竭其力。虽已官达,小不如意,犹加谯让之责,故能济其勋业。”所以李光弼差不多天天挨训。正是父母管教的严,所以养成了他的严肃。
可以说,诸将对郭子仪是敬爱,而对李光弼则是敬畏;敬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敬畏一旦失去了支柱,那它自身也就消失了。李光弼的严厉,于国家于军队都是有好处的,唯独对他个人没有好处,因为这样很容易得罪人。其实官场上的人谁还没几个仇家呢,只是与李光弼不和的人,分布遍及各个领域,宦官中有和他作对的,同僚也有和他作对的,后来就连部下都有些不逊。还有,李光弼洁身自好,而郭子仪则学习王翦,聚敛奢侈,怎么看都觉得李光弼做的更对。所以,李光弼注定是寂寞的。当郭子仪被众人捧上天然后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时候,他自己则孤零零的冷眼旁观;当后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打金枝》高唱着郭汾阳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讲,李光弼只是一个历史上的符号,而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却了解不多。有人认为,这和后来的历史有关。宋朝和辽朝打了很多年,对契丹人难免存有芥蒂,后来虽然不和契丹打了,但汉族的民族保护意识也强了起来,所以对汉族出身的郭子仪更垂青。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成书于宋代的《新唐书》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把李光弼从《旧唐书》和别人的合传中拿了出来独立为一传(实际上后面还跟了几个禆将),虽说变化不大,但至少从地位上来讲是与郭子仪持平了。后人对李光弼其实并没有什么偏见,只是和郭子仪对比起来谈到的比较少,像《长生殿》中,郭子仪就出场了,而且还有不少唱段,而李光弼则自始至终没露面——不露面也好,里面的蕃兵蕃将都是丑来演的,即使是照顾一下,只怕扮相也好看不了,再加上龙套往往用不同行当的角色,郭子仪是外,那李光弼最多也只能用“净”,俗话说就是大花脸。至于京剧里的李光弼,没见过,也没查着,没法参考。
由于李郭二人的功劳都是对唐而言,唐朝灭亡后他们的功劳也就滚滚东逝了,郭子仪除了打仗,做人上还有很多可说的地方,比如那个“打金枝”,而李光弼则相形见绌。有一件事,说明了郭子仪做人上确实高出一筹。在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时,郭、李都为牙门都将,二人却不相和,即使在一起吃饭也不说话。等郭子仪代安思顺为节度使时,李光弼本打算逃走,还没决定下来,不久,皇帝便下诏让他分朔方一半兵力东出赵、魏(就是前面写的郭子仪向玄宗推荐李光弼一事)。于是“临淮(李光弼封临淮郡王,用临淮代称)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郭子仪)趋下,持手上堂,曰:‘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邪?’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这是杜牧记下来的事情,两人本传中没有,而在《新唐书》的东夷传中引用了一下。本是冤家的两人,其中一个一下子成了上司,然后又让对方去战场的最前线,也难怪李光弼会怀疑郭子仪居心不良。但郭子仪却是因为欣赏李光弼的才能,真心推举他的,故而两人尽释前嫌,主要功劳还是郭子仪,他能主动推荐李光弼,这份气度确实很难得,如果放到李光弼身上,可能未必会如此。因此,郭子仪更令人敬爱也就理所当然。
实际上,唐朝固然对李光弼颂扬多多,在历代对李光弼的评价上也确实属于最高级别的,却也有不同的声音。《全唐文》中有一篇《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元帅李光弼将二于上,屡奸于公(前面写公讳宁字某,当指穆宁)。公守正不迁,积与之隙,日宣不令之言,欲公畏之。公自泗抵徐,驰驿辄至,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代宗闻焉,为一二宰臣话之,至于叹息。”《旧唐书》中穆宁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第一篇的作者穆员,是穆宁的儿子。这件事的两种不同记法,虽然语气各有不同,但其中都说到了李光弼欲杀穆宁,而穆宁到徐州又以理取胜,可见这件事李光弼确实有不对之处,但是穆宁的儿子对此未免偏激,把李光弼说的这么不堪,实在很不客气。第一段中写时间是“李光弼将二于上”,当指李光弼没奉诏的那个时候,一个“二”字说明,在一些人眼中,这已经不单单是不奉诏这么简单了,甚至比“拥兵自重”还要严重;而穆宁则“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前三句还好说,但这最后一句,和前面那个“将二于上”结合起来,听起来似乎是说李光弼要谋反。穆宁是当事人,对事情应该是更清楚,唐书的写法自然有为尊者讳的意思。难道李光弼真要谋反?可是,他又有什么理由谋反呢?真让人难以置信,这个应该是穆宁的过度担心了。李光弼自己也是始料不及,没想到会有人这么看待自己,所以才会被穆宁问的无话可说,而且想必愧悔也由此加重。
但李光弼有位朋友,颜真卿。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写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交情,但是可以看出来,颜真卿对李光弼比对郭子仪更亲近一些。率直的颜鲁公大约也是个爱得罪人的脾气,他的正直确实得罪了一些清贵,正是如此,所以他更容易理解李光弼。李光弼死后,就是由颜真卿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郭子仪的墓志,我查了许久都没找着,可能是遗失了。颜真卿完全可以为当时的尚父郭子仪来撰写墓志,但是没有,一来可能是郭子仪的子孙找了“高手”来写,二来也说明双方没什么交情。黄本骥的《颜鲁公文集》中收颜真卿与李光进写所的书信共八帖,有《捧袂帖》、《鹿脯》前后帖(颜真卿的妻子病了,药方中需要鹿脯,但他又没有,只好向李光进要)、《乞米帖》、《朝回帖》等。李光进是李光弼的弟弟,插一些题外话,唐朝有两个李光进,后一个主要活动于元和年间,两人都被封过太子太保,也都被封为武威郡王,还都有一个同叫李光颜的兄弟(李光弼有这个弟弟也是颜真卿记下来的),因此害我差点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但后一个李光进是突骑施人,本姓阿跌,至于武威郡王,那也没什么稀罕,唐朝的武威郡王一抓一大把,大约是这个封号对武将来说很好听,所以大受欢迎。李光弼常年在外带兵,当然没空和颜真卿过多并往,但在长安的李光进则是有机会的。颜真卿个性耿直,从不向清贵低头,而生活上时有困难的他,肯找李光进来帮忙,说明双方有交情,至少颜真卿觉得李光进是个可以求助的人。换句话说,颜真卿还不屑于找别人去借呢。从颜真卿很多文章来看,对李光弼很是钦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看一个人也要参考一下他的朋友。所以正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