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条条的罪证在案上放着,他怎么回家?</br></br> 府尹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什么晦气玩意儿,摆手招呼人:“收监了,明日再审。”</br></br> 向祖谦到了官府,狂得不能再狂。</br></br> 在他两边站着的官差,根本不敢硬拉,由着他站在堂中撒泼。</br></br> “我爹是吏部尚书!入阁的辅臣!我被贼人绑走,你不把我放回家,还要收监了我?!你算什么东西!”</br></br> 京城衙门的府尹,到他嘴里,不算个东西。</br></br> 骂着骂着,向祖谦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气氛有一瞬凝固。</br></br> 府尹脸色沉沉,声音寒冰一般:“还不押下去?”</br></br> 官差说着“得罪”,手下不含糊,架着向祖谦,把他拖了出去。</br></br> 因他一直在辱骂上官,他们又拿了布团堵上了向祖谦的嘴巴。</br></br> 向祖谦感觉他的舌头要断了。</br></br> 一直到牢里,他都不知道这一天都是怎么了,死命扒着牢门不愿意进,热泪哗哗的流。</br></br> 此时的向家,也是灯火通明。</br></br> 向坤在家先收到了消息,说找到人了。</br></br> 家里人松口气,大大小小的都没睡,在堂屋里等着向祖谦回来。</br></br> 结果衙门的人来访,不是把人送回来,而是把人收监了。</br></br> 满室皆静,有人小小惊呼,但不敢多嘴,一个个都拿眼睛去看向坤。</br></br> 唯有向家老太爷沉眉带怒:“怎么回事?”</br></br> 向坤起身,给老太爷行礼道:“儿子不知,我这就去衙门看看。”</br></br> 向坤清楚得很,某些人的报复来了。</br></br> 不是谢星珩,就是某个阴沟里的老鼠。</br></br> 他长袖遮掩着拳头,让家里人先歇息,去衙门捞人。</br></br> 向坤在京城的衙门里,头一次吃了闭门羹。</br></br> 今天衙门不审人,府尹回家睡觉去了。</br></br> 能在京城的衙门任职,都有背景。</br></br> 向坤垂眸,过会儿问:“我那犬子情况怎样?”</br></br> 衙门的人恭恭敬敬答话。</br></br> 很有精神,把他们堂官都骂得一声不敢吭呢。</br></br> 向坤便懂了,又次日,带着礼品,去府尹家赔罪。</br></br> 他的车马走在路上,能从晃动的帘子里看见百姓脸上的异样表情。</br></br> 他让人去打听,带回了一个让他久久无言的消息。</br></br> “少爷画押了,承认收受钱财,典卖官职等罪状。”</br></br> 对向家来说,其他的罪状都是小事。</br></br> 典卖官职才是大事。向坤在吏部做一把手,这事就更大了。</br></br> 向坤继续去府尹家。</br></br> 画押可以是逼打成招,还能周旋。</br></br> 今天府尹依然不见客,原因是他要去衙门查案。</br></br> 向坤能把礼送到衙门去吗?</br></br> 显然不能。</br></br> 他坐在轿子里,脸色沉凝如铁——朝廷里有老狐狸坐不住了。</br></br> 此时的都察院,沈钦言笑眯眯给部里新来的进士们道:“你们的前程来了,写折子吧。”</br></br> 弹劾吏部尚书的折子,不是谁都有胆魄写的。</br></br> 没胆子写的人,就拍错了马屁,怕错了人。</br></br> 敢写的人,沈钦言不介意捞一把。</br></br> 就看谁的折子合他心意了。</br></br> 向坤出去转一圈,什么事都没办成,收获了如雪花般多的弹劾。</br></br> 他已入阁,虽是普通阁员,亦能称作宰辅。</br></br> 奏折会在内阁过一遍,他压下几封,还能尽数都压下吗?</br></br> 显然不能。</br></br> 内阁首辅霍钧的桌上,叠挪起比他还高的弹劾奏折。</br></br> 他叫向坤来说话。</br></br> 向坤对霍钧极为恭敬,这位历经三朝的首辅,哪一朝都是宠臣,本事大得很。</br></br> 霍钧问他:“吏部是什么地方?”</br></br> 吏部为六部之首,掌天下文官任免之权。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br></br> 向坤不答,解释说:“下官没买卖官职……”</br></br> 霍钧指指折子。</br></br> 向坤说:“都察院那些人就是闻着腥味的狗,衙门还没查出事情真相,他们就急着攀咬,下官冤枉。”</br></br> 霍钧又问:“吏部是什么地方?”</br></br> 向坤抿唇,过了会儿说:“朝廷官员的管理之所。”</br></br> 霍钧靠在椅背上,浑浊的眼睛没有焦点,像是看着向坤,又像是望着前方某一处在发呆。</br></br> “抽签是什么意思?”</br></br> 向坤咬牙:“职官调任之法,坑少人多,为公平起见,不被部里职官影响,所以才抽签调任。”</br></br> 霍钧摊开手里的折子,让向坤自己看。</br></br> 折子上写着价位。</br></br> 三两千的县令,五千两的知州。</br></br> 一万两白银,知府也做得。</br></br> 向坤咬死不认。</br></br> 霍钧把桌上折子都推到了桌侧的竹筐里。</br></br> 竹筐里都是筛选出来的“废话”折子,诸如请安问好等内容,不必上呈天子。</br></br> 他独留这份价目表。</br></br> 向祖谦的事,霍钧不管。</br></br> 吏部内部的烂事,霍钧要管一管。</br></br> 折子呈上去,自有人去调查。</br></br> 真与假,冤不冤,不是他们俩空口白牙定下的。</br></br> 向坤紧紧盯着那封折子,被老态龙钟的霍钧镇得浑身发抖,不敢上前争辩。</br></br> 他入仕时,霍钧以帝师的身份入阁。</br></br> 三朝首辅做下来,朝中文臣谁敢与他叫板?</br></br> 霍钧动作慢,拿毛笔在折子上写他的个人意见。</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