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ingdy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家里炭火烧得足,室内暖和,只有出门那段路难走。坐车里都缩头缩脑的冷。</br></br>  江知与给他俩做了能裹住整个身体的长棉衣,另外带了两件较为轻薄的棉衣。</br></br>  让家长很省心的一点是,两个小宝自幼精神足,作息固定了,早上赖床的情况不严重。哄一哄,就能从被窝里爬出来。</br></br>  而谢川确定留在京城上学后,谢星珩把他送到了国子监上学。</br></br>  大启朝的官员可以送孩子去国子监读书,七品官为界限。谢星珩刚好七品。</br></br>  一清早的,江知与送两个小宝去顾家。</br></br>  谢星珩顺路捎带谢川去国子监,比往常早出门一刻钟,到了国子监,再转道回翰林院。</br></br>  谢星珩不太抗冻,总说要锻炼,但每天运动量有限。自行车都踩不了多久。</br></br>  现在冷了,愣是把他的坏习惯改过来了。在案前坐一会儿,就要起来跑两步。哪怕是原地跑,那也是跑。</br></br>  京城比丰州县冷太多了。</br></br>  翰林院书多,他们桌上都是书籍,铜盆离得远。把他冻坏了。</br></br>  李清臣给他提建议:“你下次带个汤婆子来,加个毛毯,看书时就踩着。”</br></br>  官场有规矩,穿戴整齐是其中之一。文官尤其讲究。</br></br>  谢星珩不敢在翰林院脱鞋。他点点头,出去溜达一圈,没见其他人这样干,便作罢。</br></br>  算了。</br></br>  熬熬吧。</br></br>  另一头,江知与从顾家出来,就直接去成衣铺子。</br></br>  探花同款服饰,做成了厚实的冬款。卖给有钱人的东西,用料扎实得很。</br></br>  江知与会打扮,在丰州县时跟黄家的裁缝沟通多,现在知道快速沟通之法。打版时,他亲自盯着,让衣服更显身段。</br></br>  为此,服装的厚实度会降低。御寒效果不好。</br></br>  不过有钱人不会满大街吹冷风,他配套搭了披风、大氅。</br></br>  宣传语都想好了,任何东西都有时效性,采探花的热度也一样。</br></br>  过了这阵子,谁还记得啊?自己再找裁缝做,只能穿过时的衣裳。</br></br>  “过时”两个字,在交际圈里很伤人。它等同于体面,也对标家族兴旺。</br></br>  也就是家里连一件衣裳的钱都拿不出来,抠抠搜搜这样子省。</br></br>  苏冉过来看他,先在铺子里转了转。</br></br>  成衣铺子不大,四四方方的,柜台占了三分之一的位置。</br></br>  江知与想要拆掉重改,今年要赶冬季的场子,就等年节里再动工,暂时先这么用着。</br></br>  做衣服期间,他找了几个身材、长相都不错的汉子,今天都在后头打扮。</br></br>  衣服有四个颜色。</br></br>  先是黄色,皇亲国戚能穿有黄色做配色的衣裳,仅做了五件。</br></br>  再是紫色,公侯家的公子能穿。仅做了十件。</br></br>  红色是主流色,首批有五十套。</br></br>  青色是异色款,同样是五十套。</br></br>  请来的汉子只能穿红色和青色,再把各式披风、各款大氅配着,在门口走来走去,给人看看样子。</br></br>  苏冉看这衣服都是一个样式,还有点担忧。</br></br>  “他们会跟别人穿一样的吗?”</br></br>  江知与点头:“这又没关系。朝廷的大人们也都是同款服饰。”</br></br>  谢星珩还说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br></br>  他到时会做引导,会把不喜撞衫,搞成美貌竞争。</br></br>  到底是怕撞衫,还是怕自己丑。大家心里有数。</br></br>  谁愿意承认自己丑?</br></br>  他们比不过某某甲,也比不过某某乙,还能是全京城最丑的人不成?</br></br>  探花同款服饰,本身也是以“美”为主题,美貌不自信的人,就不要轻易尝试了。</br></br>  苏冉好佩服他。</br></br>  “你不怕得罪人啊?”</br></br>  江知与不怕。</br></br>  “这是常大人的铺子。“</br></br>  苏冉:“……”</br></br>  顾郎说得对,你们夫夫俩绝了。</br></br>  活动明天开始,今天是做促销,把之前的库存成衣都卖掉。</br></br>  趁着年底,百姓手里有点闲钱。成衣还能卖一卖,抓紧清仓。</br></br>  清仓卖货就在店铺门口,让那些穿着探花同款衣服的汉子去叫卖。</br></br>  他们穿得好看,路过的百姓都往这里投来惊艳的目光。</br></br>  百姓们往这里看一眼,还被搭话了,问他们要不要买衣裳。</br></br>  百姓们第一反应是买漂亮衣裳,单看那衣料的颜色,在日光下有光泽的样子,他们就知道便宜不了。</br></br>  他们连连摆手说不买。</br></br>  这些汉子抬手指着铺面两边的架子,上头挂着过季裋褐和夹棉袄子。</br></br>  “我们掌柜的折价清货,买吗?袄子里都是上好的白棉花,现在去买棉花都比我们家的袄子贵。你们可以称重看看。”</br></br>  买棉花,铺面大批购买跟百姓零散购买的价格本就不同。清仓是为了回转资金,空出仓库,完成转型。不是为了亏本。</br></br>  但百姓们不知道,他们有人住得近,怕商家的秤不好,自己跑回家拿秤来。</br></br>  短款棉衣有两斤、三斤重,长款棉衣有三斤、五斤重。</br></br>  只算棉花的价格,不计布料和手工,真真正正的折价。</br></br>  加三十文钱,可以再加购一套裋褐。</br></br>  三十文钱,他们差不多可以扯够做裋褐的粗布,但要自己加工缝制。</br></br>  裋褐是干活穿的,磨损快,普通百姓家最常见的服饰。他们算笔账,再看看做工,确认是好料子,针脚也齐整,兜里有闲钱的,都来掏钱买。</br></br>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

半袖妖妖

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

尔徽

夫人该洞房了(重生)

杳杳冰敲月

质女

狂上加狂

我的后宫全性转了[穿书]

绮绣雪

反派他六亲不认[穿书]

江羊大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