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最没用的一集(求订阅)
暴雨如注。
室外一片黑暗,陈舟迈出洞窟,传入耳中的只有接连不断的雨声。
大檐帽的帽檐被豆大的雨点敲得向下弯曲,短短几秒就洇湿了布料。
收紧脖领,避免雨水顺着脖颈流进衣物,低头辨别着道路,陈舟走下平台。
太阳未升,黑暗是世界的主色调。
视线被雨水遮蔽,一切都浸没在模糊的水痕中,平时熟悉的坡上坡下也变得陌生起来。
平台边缘的砂土未经巩固,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开始化作泥水往下流淌,甚至有细石聚成的土层成片滑落。
见到这种景象,陈舟又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平台边缘也砌一道墙或是搭建护坡,随后一手按住即将被风刮飞的帽子一手捏住领子快步冲向不远处的田地。
闪电光芒的照耀下,他看到田头的稻草人被淋成了落汤鸡。
往日随风飘动的布条此刻全部低垂着,再无趾高气昂的劲儿,缩水的体型更使它显得狼狈不堪。
挂着兔子皮的旗帜也被刮歪了,有一个根基不稳的杆子甚至被吹倒在地,贴在积水中,满是泥污。
田地的土沟里尚没有积水,被旱季折磨的土壤贪婪地汲取着水分。
稻苗、大麦小麦都被雨按下头,弯成弓形在风中飘摇。
它们的茎叶是那样纤细,却又那么坚韧顽强。
被雨水洗涤,庄稼一扫往日的灰头土脸,露出了鲜嫩崭新的绿。
看到珍贵的庄稼还保持着完好的状态,陈舟松了口气。
带着满靴的泥泞,他缓缓穿过稻田,顺着田沟巡查大麦小麦,帮被雨浇塌的田垄填补土壤,扶正即将被压倒的庄稼……
直到确定这两百零几株宝贝蛋儿能够独面风雨后,他才匆忙跑回洞窟。
在外停留接近半小时,陈舟的大檐帽和厚衣服全都湿透了。
它们毕竟只是布料和少数皮料制造的日常衣物,并不是雨衣,经受不住长时间暴雨的考验。
厨房的篝火燃烧正旺,大铁壶内的兔肉粥咕噜咕噜响,冒出一股荤香。
烧红的木柴噼啪作响,热浪滚滚,烤红了陈舟的脸。
摘下檐帽,擦了把脸上残余的雨水,脱下衣物,挂在架子上放在篝火旁烘烤。
夹在凉风与热浪之间,陈舟裸露着脊背和胸膛,整个人被映成了红铜色彩,端着木碗,舀出一大勺肉粥,吹着热气,小口咀嚼吞咽。
比起在船上淋湿那次,这回他的准备充分多了。
一碗肉粥下肚,面对篝火的部分全被烤干了,肠胃暖暖的。
他又侧过身,享受着热浪细致且持久的按摩,再次盛上一碗粥。
填饱肚子后,身体也干的差不多了,脱下靴子烤了烤脚,添了几根木柴,陈舟踏着洞窟内硌脚的砂石地回到了卧室。
卧室内没有火堆,温度陡然降低了一个档次。
龇牙咧嘴地走过砂石地,踏上木地板后,陈舟拨弄掉粘在脚底的小石子,快步来到床边的矮柜旁,从中取出一身薄内衣穿上,这才感觉暖和不少。
穿袜子时,看着被硌红的脚底板,陈舟发誓一定要把整个屋子都铺上地板。
雨季就要到来,同样的事,他不想经历第二次。
……
篝火一直燃烧到雨停。
太阳早已升起,天还是灰蒙蒙的,阴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降下一阵雨。
这样的天气便是老天爷发善心给放的假,可以暂时停止户外工作,留在家中休息或干些室内的轻快活儿。
陈舟却穿上了还有些潮湿的衣服,戴上檐帽,拿起手斧和匕首,准备出一趟门。
原因无他——今天是第八次神秘奖励到来的日子。
担心这次奖励是怕雨淋的物品,又怕自己被淋湿时间太久失温,或者引发感冒扛不住病一命呜呼。
陈舟耐着性子等到雨停,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要去看一看。
万一这次的奖励真是怕水的精密仪器或是怕湿的铁器,亦或是书籍或者电子产品,他的损失可就大了。
训走非要跟着自己的来福,让它回到窑洞休息,陈舟独自前往沙滩。
踩着湿润的林中道路,脚下不时一滑。
还好带着手斧,随手砍断一根粗树枝,修理掉上面的树杈充当手杖。
尽量放缓速度,保证每一步都稳稳当当踏在地上,陈舟费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来到沙滩。
雨后不久,海浪卷着浑浊的泡沫,沙滩弥漫着比往常更浓烈的腥气。
装着奖励的纸盒被雨淋湿,变成了深褐色,表面软塌塌的,已经显现出了内部物体的轮廓。
那是一根很长的物体,看起来与尺子或者带鞘的长剑相似,但厚度又不太符合。
它的形状很简洁,给陈舟的感觉不像是书籍、电子产品或精密仪器,若说是铁器倒有可能。
透明胶带箍住了纸盒,使它湿透后依旧保持着大致的形状。
雨说下就下,到这个时候,陈舟根本没兴趣享受拆盲盒的快乐,他三下五除二拽掉湿哒哒的瓦楞纸,看到里面的东西,不由愣了一下。
那是三根叠在一起的木质长条状物体。
最顶端的木条最长,中间其次,最底下的木条最短。
目测它们的长度分别在70、50和30厘米左右。
所有木条的形状大体相同,一头方一头扁圆,方的那头都打着孔,上面系了一根小黄绳。
它们的做工符合现代流水线工艺的特色,抛光精细,红褐色木料表面涂着一层清漆,因被淋湿,上面还挂着水珠。
方头握柄上刻着防滑的竹节状突起,增加了木条的细节。
虽使它显得更加精致,却改变不了它是一件廉价物品的本质。
见到此物,陈舟感到莫名的熟悉,他隐约记得自己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不过无论这三根木条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注定是目前收到的所有奖励里最没用的三件。
电子木鱼能看个乐呵、肛塞有金属件、硅胶手机壳能割开当气密封条。
这三根木条能干什么?
岛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
郁闷地拿起木条,攥着最长那根的方形木柄,把它当作手杖杵着地,陈舟脑海中灵光一闪,总算想起来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了。
在北方农村,冬天屋外冷,屋内热,进出房屋常要切换大鞋和拖鞋。
低帮鞋容易进雪,不适合积雪厚重的北方地区。
大鞋通常是高帮的,换鞋时若是用手提鞋,容易弄得手指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古代的王公贵族最受不了这个,慢慢便演化出一种叫鞋拔子的工具。它的下沿呈圆弧状,打磨光滑,形状贴合人的脚后跟,可以代替人手辅助穿鞋。
陈舟小时候曾见过老太爷用鞋拔子穿鞋。
老人家当时年近九十,用的鞋拔子是件白铜制品,陪伴老人家足有三十多年了,老人去世后,随他一同下葬。
可能是因为现代运动鞋越来越宽松,且符合人体工学。
自老太爷以后,陈舟就再没见人使用过类似的东西。
“唉,也不能说这东西完全没用。
等我在岛上待到五十多岁,弯不下腰的时候,没准就要靠这东西穿鞋了。”
将三根鞋拔子分开,挨个掂量。
分量不轻不重刚刚好,尤其是最长的那根,挥舞起来有种棒球棍的感觉,呼呼作响。
陈舟轻声感慨。
“还是现代工艺优秀,一根普通的鞋拔子都做的这么讲究,抛光这么细致。”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比17世纪的船舵握着都舒服。”
念叨着,收起三根鞋拔子,望了望天色,比之前阴沉得更加严重。
这雨酝酿了足有四五个小时,说不准啥时候下起来,不早点启程到时候被截在山路上就麻烦了。
正准备返回洞窟,陈舟的视线在海上随意瞥过,突然发现浑浊的浪间有两个小黑点浮动。
出门没带望远镜,眯起眼睛聚光,努力观察着那两个小黑点,他有点怀疑那是两只海龟在海面上游动,要往岸上来。
再一想不对劲。
“纪录片里的龟类可没有浮在水面游泳的习惯,通常潜在水里。
现在风浪这么大,在水底游泳更节省体力,假如我是海龟,根本不可能浮出海面。”
“如果它们不是海龟的话,有没有可能是船上的木桶漂流过来?”
认真分析。
陈舟觉得自己从船上搬运物资的时候搜索的已经足够干净彻底,按理说不会再有遗落的木桶。
若是附近有商船或者海盗路过,他们船上的木桶也不可能顺利漂洋过海,来到近岸。
“那是什么东西?”
途经沙滩已不知多少次,陈舟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奇怪的东西。
止住本打算返程的脚步,他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那两个黑点还在向岸边靠近。
按照现在的速度,再有半个小时它们就能抵近海岸,然后登陆,陈舟不禁有些慌乱。
因为他又想到了一种新的可能——那两个黑点是食人土著的独木舟,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风暴,他们打算登岛暂避。
沙滩没有避雨处,土著登岛后极有可能前往树林。
如果再往前一点,土著便将看到密密麻麻的窝棚和山坡营地,他辛苦积攒的物资可就要落入这群野蛮人之手了。
心态再不像刚刚观望时那般平和,陈舟快步奔回营地,放下鞋拔子,找出用于和土著交易的劣质单筒望远镜,带上一把铁片刀,拎着斧子重回沙滩。
营地中的优质火绳枪都被拿到了山上,只剩几把磨损严重的老古董。
诸如通条、引药瓶、铅弹等必备工具营地中也没留下,倘若真有两条独木舟的土著登岸,最好的选择只有暂避锋芒。
阴雨天火绳枪时灵时不灵,火药点不着,十字弩对付不了这么多人。
假如土著要搬走物资,他只能听之任之。
毕竟独木舟载重有限,就算满载,土著也带不走太多东西。
而且他们不识得宝物,只会优先带走没用的玻璃珠子、陶瓷娃娃,顶多再拿两箱短斧和铁片刀,对岛上生活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举起望远镜,调整着前后镜片间的距离,在波涛之间搜寻。
浪滚滚,扰乱了视线。
眼睛瞪的滚圆,频繁转移方向,陈舟发现那两个小黑点竟然不翼而飞了。
“活见鬼了?
我这段时间休息良好,睡眠充足,俩眼视力超过5.0,不可能出现幻觉呀!”
再一次拿起望远镜,又仔细搜寻一圈。
大海依旧是浪潮翻覆的模样。
泡沫涌上沙滩边缘,光线昏暗,天地宛如一幅素淡的风景画,除却礁石海洋天空沙滩,连只碍眼的海鸟都看不到。
雨滴从云层中坠下,打湿了陈舟握住望远镜的手,他缓缓放下望远镜,心中疑惑未解。
“好端端的,怎么就不见了呢?
不会已经登陆了吧?”
雨势尚小,摘下檐帽挠了挠头,陈舟忽然想起营地中还有件重宝——王灵官塑像。
那尊塑像拿回现代卖钱起码值七八千,放在岛上熔铸成纯铜作用也远非其它物资可比。
土著要是见到塑像,肯定会以为那是他们天神的造物,继而把营地的物资当成神赐的礼品,再把这片海滩当成神恩降临的土地。
说不准以后还会派来土著祭师和几十名土著战士驻扎在这里,到那时,他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不行,还是再看看吧。”
既然产生了土著已经登陆的猜测,陈舟便跑回沿海稀疏的树林中,蹲在一棵纤细的树后,隐蔽身形,做贼一样继续搜寻。
这回他的观察范围不再局限于海上,将沙滩也囊括其中。
望远镜左右移动,衣服表面又被淋湿了,陈舟不以为意,视线一点点刮过地皮。
终于,他在靠右手边远处的沙滩上重新找到了那两个黑点。
那是两只海豹。
它们一大一小,刚刚钻出海面,正在浪潮中慢慢地蛄蛹身体,一前一后,往沙滩前进。
海豹的体型不算大,身材圆滚滚的,表皮油光铮亮,被淋湿后呈现一种如橡胶的质感。
向前移动时,它们肥硕的身体前部像极了装满水的气球,砸在地上带起一连串皮肉颤动,不由让陈舟产生遐想——
那里面该有多少油啊!
感谢:我爹、指指丶丶、同学都谈恋爱了的打赏,感谢各位!
感谢:dennyの豪、书友尾号4280、书友尾号3297、让我想想ae86、大家继续继续、流浪到非洲、指指丶丶、书友尾号7698、汤圆和包子、天空与海拉、氧化年华、明月十四夜、鬼大、书山老林、风的咆哮1994、毙了狗的人、书友尾号7412、五金小黑猫、baihuashu123、雷霆之狂、千山独绝、祖贤是最美哒、撞钟的和尚、追风的你、珞珈山刘某人、月色下灬、曾心实意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双更1/15已完成,明天六点算首订成绩,超过1500双更一个月。
别人上架爆更一两万,我半个月加更总字数三万,比他们持久昂!
(本章完)
暴雨如注。
室外一片黑暗,陈舟迈出洞窟,传入耳中的只有接连不断的雨声。
大檐帽的帽檐被豆大的雨点敲得向下弯曲,短短几秒就洇湿了布料。
收紧脖领,避免雨水顺着脖颈流进衣物,低头辨别着道路,陈舟走下平台。
太阳未升,黑暗是世界的主色调。
视线被雨水遮蔽,一切都浸没在模糊的水痕中,平时熟悉的坡上坡下也变得陌生起来。
平台边缘的砂土未经巩固,在雨水的冲刷下已经开始化作泥水往下流淌,甚至有细石聚成的土层成片滑落。
见到这种景象,陈舟又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平台边缘也砌一道墙或是搭建护坡,随后一手按住即将被风刮飞的帽子一手捏住领子快步冲向不远处的田地。
闪电光芒的照耀下,他看到田头的稻草人被淋成了落汤鸡。
往日随风飘动的布条此刻全部低垂着,再无趾高气昂的劲儿,缩水的体型更使它显得狼狈不堪。
挂着兔子皮的旗帜也被刮歪了,有一个根基不稳的杆子甚至被吹倒在地,贴在积水中,满是泥污。
田地的土沟里尚没有积水,被旱季折磨的土壤贪婪地汲取着水分。
稻苗、大麦小麦都被雨按下头,弯成弓形在风中飘摇。
它们的茎叶是那样纤细,却又那么坚韧顽强。
被雨水洗涤,庄稼一扫往日的灰头土脸,露出了鲜嫩崭新的绿。
看到珍贵的庄稼还保持着完好的状态,陈舟松了口气。
带着满靴的泥泞,他缓缓穿过稻田,顺着田沟巡查大麦小麦,帮被雨浇塌的田垄填补土壤,扶正即将被压倒的庄稼……
直到确定这两百零几株宝贝蛋儿能够独面风雨后,他才匆忙跑回洞窟。
在外停留接近半小时,陈舟的大檐帽和厚衣服全都湿透了。
它们毕竟只是布料和少数皮料制造的日常衣物,并不是雨衣,经受不住长时间暴雨的考验。
厨房的篝火燃烧正旺,大铁壶内的兔肉粥咕噜咕噜响,冒出一股荤香。
烧红的木柴噼啪作响,热浪滚滚,烤红了陈舟的脸。
摘下檐帽,擦了把脸上残余的雨水,脱下衣物,挂在架子上放在篝火旁烘烤。
夹在凉风与热浪之间,陈舟裸露着脊背和胸膛,整个人被映成了红铜色彩,端着木碗,舀出一大勺肉粥,吹着热气,小口咀嚼吞咽。
比起在船上淋湿那次,这回他的准备充分多了。
一碗肉粥下肚,面对篝火的部分全被烤干了,肠胃暖暖的。
他又侧过身,享受着热浪细致且持久的按摩,再次盛上一碗粥。
填饱肚子后,身体也干的差不多了,脱下靴子烤了烤脚,添了几根木柴,陈舟踏着洞窟内硌脚的砂石地回到了卧室。
卧室内没有火堆,温度陡然降低了一个档次。
龇牙咧嘴地走过砂石地,踏上木地板后,陈舟拨弄掉粘在脚底的小石子,快步来到床边的矮柜旁,从中取出一身薄内衣穿上,这才感觉暖和不少。
穿袜子时,看着被硌红的脚底板,陈舟发誓一定要把整个屋子都铺上地板。
雨季就要到来,同样的事,他不想经历第二次。
……
篝火一直燃烧到雨停。
太阳早已升起,天还是灰蒙蒙的,阴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降下一阵雨。
这样的天气便是老天爷发善心给放的假,可以暂时停止户外工作,留在家中休息或干些室内的轻快活儿。
陈舟却穿上了还有些潮湿的衣服,戴上檐帽,拿起手斧和匕首,准备出一趟门。
原因无他——今天是第八次神秘奖励到来的日子。
担心这次奖励是怕雨淋的物品,又怕自己被淋湿时间太久失温,或者引发感冒扛不住病一命呜呼。
陈舟耐着性子等到雨停,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要去看一看。
万一这次的奖励真是怕水的精密仪器或是怕湿的铁器,亦或是书籍或者电子产品,他的损失可就大了。
训走非要跟着自己的来福,让它回到窑洞休息,陈舟独自前往沙滩。
踩着湿润的林中道路,脚下不时一滑。
还好带着手斧,随手砍断一根粗树枝,修理掉上面的树杈充当手杖。
尽量放缓速度,保证每一步都稳稳当当踏在地上,陈舟费了比平时多一倍的时间才来到沙滩。
雨后不久,海浪卷着浑浊的泡沫,沙滩弥漫着比往常更浓烈的腥气。
装着奖励的纸盒被雨淋湿,变成了深褐色,表面软塌塌的,已经显现出了内部物体的轮廓。
那是一根很长的物体,看起来与尺子或者带鞘的长剑相似,但厚度又不太符合。
它的形状很简洁,给陈舟的感觉不像是书籍、电子产品或精密仪器,若说是铁器倒有可能。
透明胶带箍住了纸盒,使它湿透后依旧保持着大致的形状。
雨说下就下,到这个时候,陈舟根本没兴趣享受拆盲盒的快乐,他三下五除二拽掉湿哒哒的瓦楞纸,看到里面的东西,不由愣了一下。
那是三根叠在一起的木质长条状物体。
最顶端的木条最长,中间其次,最底下的木条最短。
目测它们的长度分别在70、50和30厘米左右。
所有木条的形状大体相同,一头方一头扁圆,方的那头都打着孔,上面系了一根小黄绳。
它们的做工符合现代流水线工艺的特色,抛光精细,红褐色木料表面涂着一层清漆,因被淋湿,上面还挂着水珠。
方头握柄上刻着防滑的竹节状突起,增加了木条的细节。
虽使它显得更加精致,却改变不了它是一件廉价物品的本质。
见到此物,陈舟感到莫名的熟悉,他隐约记得自己在哪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一时间却想不起来。
不过无论这三根木条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注定是目前收到的所有奖励里最没用的三件。
电子木鱼能看个乐呵、肛塞有金属件、硅胶手机壳能割开当气密封条。
这三根木条能干什么?
岛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
郁闷地拿起木条,攥着最长那根的方形木柄,把它当作手杖杵着地,陈舟脑海中灵光一闪,总算想起来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了。
在北方农村,冬天屋外冷,屋内热,进出房屋常要切换大鞋和拖鞋。
低帮鞋容易进雪,不适合积雪厚重的北方地区。
大鞋通常是高帮的,换鞋时若是用手提鞋,容易弄得手指一股臭脚丫子味儿。
古代的王公贵族最受不了这个,慢慢便演化出一种叫鞋拔子的工具。它的下沿呈圆弧状,打磨光滑,形状贴合人的脚后跟,可以代替人手辅助穿鞋。
陈舟小时候曾见过老太爷用鞋拔子穿鞋。
老人家当时年近九十,用的鞋拔子是件白铜制品,陪伴老人家足有三十多年了,老人去世后,随他一同下葬。
可能是因为现代运动鞋越来越宽松,且符合人体工学。
自老太爷以后,陈舟就再没见人使用过类似的东西。
“唉,也不能说这东西完全没用。
等我在岛上待到五十多岁,弯不下腰的时候,没准就要靠这东西穿鞋了。”
将三根鞋拔子分开,挨个掂量。
分量不轻不重刚刚好,尤其是最长的那根,挥舞起来有种棒球棍的感觉,呼呼作响。
陈舟轻声感慨。
“还是现代工艺优秀,一根普通的鞋拔子都做的这么讲究,抛光这么细致。”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比17世纪的船舵握着都舒服。”
念叨着,收起三根鞋拔子,望了望天色,比之前阴沉得更加严重。
这雨酝酿了足有四五个小时,说不准啥时候下起来,不早点启程到时候被截在山路上就麻烦了。
正准备返回洞窟,陈舟的视线在海上随意瞥过,突然发现浑浊的浪间有两个小黑点浮动。
出门没带望远镜,眯起眼睛聚光,努力观察着那两个小黑点,他有点怀疑那是两只海龟在海面上游动,要往岸上来。
再一想不对劲。
“纪录片里的龟类可没有浮在水面游泳的习惯,通常潜在水里。
现在风浪这么大,在水底游泳更节省体力,假如我是海龟,根本不可能浮出海面。”
“如果它们不是海龟的话,有没有可能是船上的木桶漂流过来?”
认真分析。
陈舟觉得自己从船上搬运物资的时候搜索的已经足够干净彻底,按理说不会再有遗落的木桶。
若是附近有商船或者海盗路过,他们船上的木桶也不可能顺利漂洋过海,来到近岸。
“那是什么东西?”
途经沙滩已不知多少次,陈舟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奇怪的东西。
止住本打算返程的脚步,他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那两个黑点还在向岸边靠近。
按照现在的速度,再有半个小时它们就能抵近海岸,然后登陆,陈舟不禁有些慌乱。
因为他又想到了一种新的可能——那两个黑点是食人土著的独木舟,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风暴,他们打算登岛暂避。
沙滩没有避雨处,土著登岛后极有可能前往树林。
如果再往前一点,土著便将看到密密麻麻的窝棚和山坡营地,他辛苦积攒的物资可就要落入这群野蛮人之手了。
心态再不像刚刚观望时那般平和,陈舟快步奔回营地,放下鞋拔子,找出用于和土著交易的劣质单筒望远镜,带上一把铁片刀,拎着斧子重回沙滩。
营地中的优质火绳枪都被拿到了山上,只剩几把磨损严重的老古董。
诸如通条、引药瓶、铅弹等必备工具营地中也没留下,倘若真有两条独木舟的土著登岸,最好的选择只有暂避锋芒。
阴雨天火绳枪时灵时不灵,火药点不着,十字弩对付不了这么多人。
假如土著要搬走物资,他只能听之任之。
毕竟独木舟载重有限,就算满载,土著也带不走太多东西。
而且他们不识得宝物,只会优先带走没用的玻璃珠子、陶瓷娃娃,顶多再拿两箱短斧和铁片刀,对岛上生活产生不了太大影响。
举起望远镜,调整着前后镜片间的距离,在波涛之间搜寻。
浪滚滚,扰乱了视线。
眼睛瞪的滚圆,频繁转移方向,陈舟发现那两个小黑点竟然不翼而飞了。
“活见鬼了?
我这段时间休息良好,睡眠充足,俩眼视力超过5.0,不可能出现幻觉呀!”
再一次拿起望远镜,又仔细搜寻一圈。
大海依旧是浪潮翻覆的模样。
泡沫涌上沙滩边缘,光线昏暗,天地宛如一幅素淡的风景画,除却礁石海洋天空沙滩,连只碍眼的海鸟都看不到。
雨滴从云层中坠下,打湿了陈舟握住望远镜的手,他缓缓放下望远镜,心中疑惑未解。
“好端端的,怎么就不见了呢?
不会已经登陆了吧?”
雨势尚小,摘下檐帽挠了挠头,陈舟忽然想起营地中还有件重宝——王灵官塑像。
那尊塑像拿回现代卖钱起码值七八千,放在岛上熔铸成纯铜作用也远非其它物资可比。
土著要是见到塑像,肯定会以为那是他们天神的造物,继而把营地的物资当成神赐的礼品,再把这片海滩当成神恩降临的土地。
说不准以后还会派来土著祭师和几十名土著战士驻扎在这里,到那时,他可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不行,还是再看看吧。”
既然产生了土著已经登陆的猜测,陈舟便跑回沿海稀疏的树林中,蹲在一棵纤细的树后,隐蔽身形,做贼一样继续搜寻。
这回他的观察范围不再局限于海上,将沙滩也囊括其中。
望远镜左右移动,衣服表面又被淋湿了,陈舟不以为意,视线一点点刮过地皮。
终于,他在靠右手边远处的沙滩上重新找到了那两个黑点。
那是两只海豹。
它们一大一小,刚刚钻出海面,正在浪潮中慢慢地蛄蛹身体,一前一后,往沙滩前进。
海豹的体型不算大,身材圆滚滚的,表皮油光铮亮,被淋湿后呈现一种如橡胶的质感。
向前移动时,它们肥硕的身体前部像极了装满水的气球,砸在地上带起一连串皮肉颤动,不由让陈舟产生遐想——
那里面该有多少油啊!
感谢:我爹、指指丶丶、同学都谈恋爱了的打赏,感谢各位!
感谢:dennyの豪、书友尾号4280、书友尾号3297、让我想想ae86、大家继续继续、流浪到非洲、指指丶丶、书友尾号7698、汤圆和包子、天空与海拉、氧化年华、明月十四夜、鬼大、书山老林、风的咆哮1994、毙了狗的人、书友尾号7412、五金小黑猫、baihuashu123、雷霆之狂、千山独绝、祖贤是最美哒、撞钟的和尚、追风的你、珞珈山刘某人、月色下灬、曾心实意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双更1/15已完成,明天六点算首订成绩,超过1500双更一个月。
别人上架爆更一两万,我半个月加更总字数三万,比他们持久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