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熬油
1月29日清晨。
太阳还未升起,陈舟早早醒来。
昨天过于充裕的睡眠使他无法睡足八个小时。
尽管他很不想面对,但最令人头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的生物钟被打乱了。
正常情况下,他大约会在两个小时后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在由于前日熬夜工作,昨日埋头大睡,导致他不能在该睡觉的时间段睡觉,该工作的时间段工作。
按照以往熬夜的经验,陈舟估计今天下午四五点钟他就会犯困。
如果想矫正作息规律,下午无论多困,他都不能睡觉,必须撑到正常的休息时间再睡。
那样明天起床可能会稍晚一些,但后天就能恢复正常。
若是顺应本能,犯困就睡,作息调整回来可就费劲喽,搞不好两三周后还是一团糟。
……
解决完吃喝拉撒,陈舟照例检查提子的伤势。
打开箱盖,突然变亮的光照使提子瞳孔收缩,从圆形变成了一根细针。
它睁着那双美丽的淡绿色眼睛,静静注视着陈舟手中的鱼干,看起来很想吃。
但出于野生动物的谨慎或是猫科动物天性中的矜持,它并没有出声讨要,也没有伸爪子去够。
一手拿着鱼干,陈舟试探着伸出另一只手触碰提子的脑袋。
喵呜~
与陌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使提子极为不适,它触电般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声,缩进了木箱另一边。
见提子依旧保持着对人的高度戒备,陈舟也不好强行驯化,只能丢下小鱼干,重新盖上箱盖,离开了此处。
和性格敏感的提子一比,小龙猫就显得过于没心没肺了。
自从被抓到窑洞,它只在最开始的那天表现出了些许不适,乃至出现了抓挠木箱想要逃离的举动。
随后它很快就沦陷于充裕食物的攻势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现在体型已经有向小灰灰发展的趋势了。
陈舟每天给提子和小龙猫清理窝里的粪便时总会感慨——这个小玩意拉的比猫都多。
从网上看过龙猫用土洗澡的视频,陈舟一直都想弄些干燥细密的土,装在碗里给小龙猫试一下。
但这段时间他忙于处理各种工作,完全没空跟龙猫培养感情。
担心龙猫“撒手没”,放出来后不乖乖洗澡,一门心思逃跑,陈舟始终都没敢尝试。
等到某天龙猫也能变得像来福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或许会欣赏一下龙猫洗澡的萌态。
……
29号当日,陈舟从清晨开始搬运海豹肉,直到黄昏,他完成了这项工作。
终日从断崖往山上挑石头,早已适应木桶塞满的感觉,几百斤的骨肉根本不在话下。
若不是距离远,他早就搬完了。
搬运工作下半程,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因睡眠不足产生的困顿干扰着精神。
但山间有风,林中有虫鸣鸟叫。
自然环境驱逐着他的睡意。
且道路崎岖,些许疲乏还不至于使他极度渴求睡眠。
就这样硬熬着。
到最后一趟搬运,陈舟解开了来福,带着这条渴望自由的狗子回到了窑洞。
吃晚饭时,他给来福、小灰灰和提子烤了些海豹肉。
来福和小灰灰对陈舟无条件信任,给就吃。
提子仍然心存戒备,只要有人注视它,即使烤熟的海豹肉放在身旁,它也完全不去触碰。
待到木箱紧闭,环境黑暗,它能得到些许安全感,才会主动进食。
饭后,陈舟本想再撑一会儿,趁着火未熄,大铁壶尚热,切几块海豹肥肉熬点海豹油出来。
出洞望了望天空,感觉时辰已经差不多,睡得太晚有害无益。
收拾好餐具,将来福带到田头栓好,他回屋睡觉去了。
……
1月30日。
陈舟在熟悉的时间醒来,正为作息恢复正常欣喜,他突然想起来这三日的日历忘记刻了。
于是连衣服都没穿,钻出被窝,取出菠萝木楔子和匕首,坐在床边,他补上了三个印记。
看着木块上密密麻麻的印记,仔细数了数,122天,不多不少,陈舟松了口气。
像做每日任务一样,完成投喂宠物、照料农田、喂羊等活计。他开始了今天的重要工作——熬海豹油。
对于海豹这种生物,陈舟知之甚少。
熬海豹油需要什么技巧和独特步骤,他也一无所知。
在老家,他只看过熬猪油和羊油的详细过程,料想海豹和猪羊没多大区别,烧热大铁壶,取来海豹肉块、食盐、凉开水,陈舟准备做第一次尝试。
因为大海豹剥了皮,小海豹的皮和肉还连在一起,他拿来的全部都是小海豹肉。
熬油的时候他可以顺手剥掉小海豹肉块上的皮毛,留待鞣制。
大海豹的整张皮毛做地毯,小海豹的皮做手帕或是抹布。
也可以将小海豹皮缝合成海豹皮挂毯,放在大海豹旁边,让它们夫妻团聚。
放置三天,海豹肉块表面的油脂已经凝固,水分散发不少,看上去有些缩水。
闻一闻,还没臭。
陈舟小心翼翼地剥离肉块上的皮毛,然后削掉脂肪层下的瘦肉,将整块脂肪洗净,切成小块下壶。
肥肉块下壶的同时,他往壶中添了两杯凉开水。
用煤气灶熬猪油能控制火候,通常不需要加水,那样熬油的速度会快一些。
但陈舟这柴火灶可不能迅速调整大火小火,只能牺牲一些速度,以免把油熬糊熬黑,那就不美观了。
柴干火旺,铁壶中的水很快烧开。
用长柄铁勺不断翻动水中的肥肉块,不时将其紧按在锅底,使其尽快出油。
待到壶中水分消失,只剩肥肉块和淡黄色的海豹油,陈舟舀起一勺盐放在油中,搅拌均匀。
添加盐能够延长油脂的保质期,让油更耐储存——至少猪油是这样的。
又熬了一会儿,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陈舟将壶中的热油倒在早就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
然后继续切肉,开始下一轮熬制。
……
天气晴朗,守在篝火旁的陈舟被烤得满身大汗,只能脱下上衣,打着赤膊,让轻柔的山风为他散热消暑。
但气温一升起来,连风都是暖和的,吹在身上非但不凉快,反而使他感觉更热了。一边用大檐帽当扇子扇着风,一边盯着铁罐中正在熬制的海豹油,每过十几分钟,陈舟就要猛灌一大半杯凉开水,不然他实在是吃不消。
熬油对燃料的消耗极大,烧了不到两个小时,窑洞中储存的柴火就被烧光了。
倒出熬好的油,陈舟又去坡下砍柴。
忙忙碌碌,折腾了一天,两个大玻璃器皿都装满了,还剩一些油被陈舟灌进了空酒瓶中。
现在窑洞中还剩几个鲁滨逊的蜜饯罐子,待到这几个玻璃罐子都装满,他就只能把海豹油灌入酒桶中了。
不过酒桶太大,内部封闭,难以消毒,肯定会影响海豹油的储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尽早烧出可以使用的陶罐。
山上留作砌墙用的白土数量不少,陈舟打算用它们做几个陶罐试试,实在不行还有那一箱五颜六色的食用土,总能找出一种可以制陶的材料。
况且他还有贴吧老哥传授的制陶经验,翻一翻笔记,就胜过鲁滨逊钻研好几年。
……
傍晚,最早装进玻璃器皿的海豹油已经冷却下来。
油脂表面非常干净,呈现一种金黄色的尊贵色泽,陈舟找了个用尽灯油的油灯,了些海豹油装入其中。
待灯芯完全浸润海豹油,他打火点燃油灯。
海豹油作为灯油使用,竟然比之前的灯油还要明亮,而且冒出的黑烟极少,灯光稳定,质量极佳。
陈舟不知道,海豹油和鲸油在古代通常被添加在长明灯中,只有皇室贵胄和富贵商贾才用得起。
与其它天然动物油脂相比,海豹油的燃烧时间极长,能够产生更多热量。
在寒冷的北极,传统的因纽特人除了用海豹油灯照明外,还会用海豹油取暖。
除照明和取暖功能效果拔群,在现代,海豹油还是一种昂贵的保健品,其价格是深海鱼油的数倍。
按商家的说法,海豹油不含胆固醇,同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长期食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疾病,适合尿病人和患皮肤病的人使用。
当然,具体效果能否与宣传效果保持一致就不好说了。
呼~
吹灭油灯,陈舟对海豹油的表现非常满意。
现在油和肉都有了,他越来越想用海豹油炸些肉尝尝滋味了。
可惜没有合适的炒锅,这个想法暂时还不能付诸于实践。
……
平静的一夜过去。
时间来到1月31日,陈舟继续熬油。
不过在开始熬油之前,他先准备了一个足够大的酒桶。
这个桶本来是用于储藏朗姆酒的,其中的酒液已经被水手喝掉大半,他费了好些力气才启开酒桶盖,倒出了其中的酒液。
然后他拿热水烫洗过的布块擦掉了内壁中残留的酒渍,洗涮过后,才加热鱼鳔胶,重新封口。
这个大酒桶的容量比那两个玻璃器皿加起来还多,轻轻松松便能装下五十斤酒,足够容纳接下来几日熬出的油。
但海豹油实在太多了。
三百多斤皮下脂肪,剔除小海豹身上的皮毛和些许碎肉,至少能剩下二百五十斤。
按照比较低的出油率计算,60%,这些脂肪至少也能熬出150斤左右的海豹油。
像这样的大酒桶只有一个,其余酒桶中的酒液还很充盈。
让陈舟在酒水和海豹油之间选择一个放弃,实在太让他为难了。
酒很有用,海豹油也很有用,倒掉任何一个他都不能接受。
为了找个合适的容器,陈舟费尽脑筋。
翻出搬运物资时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的各种物资间寻找有没有被忽略的容器。
小号的玻璃瓶和玻璃罐子不用考虑,加在一起也装不了几斤。
大号的木桶全部都被利用上了。
其中一部分用于搬运石块白土,一部分装着饮用水,一部分装着海豹鲜肉和海豹心肝肺,根本腾不出来装油。
至于船上放置腌肉和腌菜奶酪的小桶,陈舟又担心无法彻底消毒,污染海豹油。
木桶毕竟不同于金属陶瓷和玻璃,长期装有腌制或发酵类食品,箍在一起的木材早就被腌入味儿了,就算拿凿子把内壁挖去一层,也杀不尽其中无处不在的霉菌。
酒桶还能将就着用用,这些小桶隐患巨大,陈舟不敢赌。
清点一圈,他的注意力从船上物资转移到了神秘奖励上。
现代包装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路——塑料袋。
可食用土有两层外包装,最外边一层是半透明的尼龙袋,印着包装克数,内部还有一层真空塑料袋包装。
只需将塑料包装剪开,把袋内的土壤换个地方放置,他就能凭空多出一百七八十斤的容器。
食用土的介绍中可是写了,所有土壤都是经过水洗筛选,高温消毒的。
若商家没有虚假宣传,这些真空包装袋可能比沸水消毒的玻璃器皿还要干净。
除可食用土的外包装外,挨个清点神秘奖励的过程中,陈舟还想到了一个有几率制作成炒锅的东西——王灵官铜塑像的底封。
观看鉴宝视频的过程中,他常常注意到古董铜塑像的底部露出的黢黑空洞。
按专家的解释,古代佛像腹部中空,一方面是因为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也方便在佛腹中藏匿珍贵的经文或者舍利子,及其它贵重物品。
如果塑像完好无缺,底部通常会包裹一片薄铜。
封底的工艺多种多样,可能镶嵌,可能包裹,可能用树胶或沥青粘接,但大都封的不严密,只要舍得破坏塑像的完整,总能撬开。
现代铜塑像封底工艺虽然不同于古代工艺。
但王灵官塑像本质上也是空心铜像,封底工艺顶多从镶嵌进步到焊接,那块薄铜板始终安装在那里,用凿子和锤子破坏焊点,肯定能卸下来。
薄铜板质地柔软,韧性强,导热性能好。
想将其制作成凹形炒锅,拿锤子慢慢敲击,砸出弧度即可。
若是担心敲坏铜板,稍微在铜板边缘掰出一些折角,也能当平底煎锅使用。
虽不能颠勺,做些家常炒菜,煎条小鱼足可胜任。
至于破坏铜塑像会造成多少经济损失,陈舟对此只想竖个中指。
只要能吃上炒菜炸肉,就算把整尊塑像砸碎熔成铜汁他都不心疼。
28年时间,心疼钱之前,还是先对自己的味蕾和肠胃好一些吧!
感谢:书友尾号2511大佬的11张月票,感谢支持!
感谢:老土熊、鬼大、书友尾号9715、雪未必冷漠、鹏鹏他爸、书友尾号3320、珞珈山刘某人、灰烬之外、书友尾号8595、书友尾号7707、银河球棒侠、诡见愁、倪杰符、书友尾号0359、中文版191、大胆的_小哥哥、哇大叔、历历发、书友尾号0359、永爱九织、圣光大浪、唯我逍遥天下独尊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双更3/15完成。
(本章完)
1月29日清晨。
太阳还未升起,陈舟早早醒来。
昨天过于充裕的睡眠使他无法睡足八个小时。
尽管他很不想面对,但最令人头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的生物钟被打乱了。
正常情况下,他大约会在两个小时后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现在由于前日熬夜工作,昨日埋头大睡,导致他不能在该睡觉的时间段睡觉,该工作的时间段工作。
按照以往熬夜的经验,陈舟估计今天下午四五点钟他就会犯困。
如果想矫正作息规律,下午无论多困,他都不能睡觉,必须撑到正常的休息时间再睡。
那样明天起床可能会稍晚一些,但后天就能恢复正常。
若是顺应本能,犯困就睡,作息调整回来可就费劲喽,搞不好两三周后还是一团糟。
……
解决完吃喝拉撒,陈舟照例检查提子的伤势。
打开箱盖,突然变亮的光照使提子瞳孔收缩,从圆形变成了一根细针。
它睁着那双美丽的淡绿色眼睛,静静注视着陈舟手中的鱼干,看起来很想吃。
但出于野生动物的谨慎或是猫科动物天性中的矜持,它并没有出声讨要,也没有伸爪子去够。
一手拿着鱼干,陈舟试探着伸出另一只手触碰提子的脑袋。
喵呜~
与陌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使提子极为不适,它触电般发出一声尖锐的叫声,缩进了木箱另一边。
见提子依旧保持着对人的高度戒备,陈舟也不好强行驯化,只能丢下小鱼干,重新盖上箱盖,离开了此处。
和性格敏感的提子一比,小龙猫就显得过于没心没肺了。
自从被抓到窑洞,它只在最开始的那天表现出了些许不适,乃至出现了抓挠木箱想要逃离的举动。
随后它很快就沦陷于充裕食物的攻势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现在体型已经有向小灰灰发展的趋势了。
陈舟每天给提子和小龙猫清理窝里的粪便时总会感慨——这个小玩意拉的比猫都多。
从网上看过龙猫用土洗澡的视频,陈舟一直都想弄些干燥细密的土,装在碗里给小龙猫试一下。
但这段时间他忙于处理各种工作,完全没空跟龙猫培养感情。
担心龙猫“撒手没”,放出来后不乖乖洗澡,一门心思逃跑,陈舟始终都没敢尝试。
等到某天龙猫也能变得像来福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或许会欣赏一下龙猫洗澡的萌态。
……
29号当日,陈舟从清晨开始搬运海豹肉,直到黄昏,他完成了这项工作。
终日从断崖往山上挑石头,早已适应木桶塞满的感觉,几百斤的骨肉根本不在话下。
若不是距离远,他早就搬完了。
搬运工作下半程,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因睡眠不足产生的困顿干扰着精神。
但山间有风,林中有虫鸣鸟叫。
自然环境驱逐着他的睡意。
且道路崎岖,些许疲乏还不至于使他极度渴求睡眠。
就这样硬熬着。
到最后一趟搬运,陈舟解开了来福,带着这条渴望自由的狗子回到了窑洞。
吃晚饭时,他给来福、小灰灰和提子烤了些海豹肉。
来福和小灰灰对陈舟无条件信任,给就吃。
提子仍然心存戒备,只要有人注视它,即使烤熟的海豹肉放在身旁,它也完全不去触碰。
待到木箱紧闭,环境黑暗,它能得到些许安全感,才会主动进食。
饭后,陈舟本想再撑一会儿,趁着火未熄,大铁壶尚热,切几块海豹肥肉熬点海豹油出来。
出洞望了望天空,感觉时辰已经差不多,睡得太晚有害无益。
收拾好餐具,将来福带到田头栓好,他回屋睡觉去了。
……
1月30日。
陈舟在熟悉的时间醒来,正为作息恢复正常欣喜,他突然想起来这三日的日历忘记刻了。
于是连衣服都没穿,钻出被窝,取出菠萝木楔子和匕首,坐在床边,他补上了三个印记。
看着木块上密密麻麻的印记,仔细数了数,122天,不多不少,陈舟松了口气。
像做每日任务一样,完成投喂宠物、照料农田、喂羊等活计。他开始了今天的重要工作——熬海豹油。
对于海豹这种生物,陈舟知之甚少。
熬海豹油需要什么技巧和独特步骤,他也一无所知。
在老家,他只看过熬猪油和羊油的详细过程,料想海豹和猪羊没多大区别,烧热大铁壶,取来海豹肉块、食盐、凉开水,陈舟准备做第一次尝试。
因为大海豹剥了皮,小海豹的皮和肉还连在一起,他拿来的全部都是小海豹肉。
熬油的时候他可以顺手剥掉小海豹肉块上的皮毛,留待鞣制。
大海豹的整张皮毛做地毯,小海豹的皮做手帕或是抹布。
也可以将小海豹皮缝合成海豹皮挂毯,放在大海豹旁边,让它们夫妻团聚。
放置三天,海豹肉块表面的油脂已经凝固,水分散发不少,看上去有些缩水。
闻一闻,还没臭。
陈舟小心翼翼地剥离肉块上的皮毛,然后削掉脂肪层下的瘦肉,将整块脂肪洗净,切成小块下壶。
肥肉块下壶的同时,他往壶中添了两杯凉开水。
用煤气灶熬猪油能控制火候,通常不需要加水,那样熬油的速度会快一些。
但陈舟这柴火灶可不能迅速调整大火小火,只能牺牲一些速度,以免把油熬糊熬黑,那就不美观了。
柴干火旺,铁壶中的水很快烧开。
用长柄铁勺不断翻动水中的肥肉块,不时将其紧按在锅底,使其尽快出油。
待到壶中水分消失,只剩肥肉块和淡黄色的海豹油,陈舟舀起一勺盐放在油中,搅拌均匀。
添加盐能够延长油脂的保质期,让油更耐储存——至少猪油是这样的。
又熬了一会儿,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陈舟将壶中的热油倒在早就准备好的玻璃器皿中。
然后继续切肉,开始下一轮熬制。
……
天气晴朗,守在篝火旁的陈舟被烤得满身大汗,只能脱下上衣,打着赤膊,让轻柔的山风为他散热消暑。
但气温一升起来,连风都是暖和的,吹在身上非但不凉快,反而使他感觉更热了。一边用大檐帽当扇子扇着风,一边盯着铁罐中正在熬制的海豹油,每过十几分钟,陈舟就要猛灌一大半杯凉开水,不然他实在是吃不消。
熬油对燃料的消耗极大,烧了不到两个小时,窑洞中储存的柴火就被烧光了。
倒出熬好的油,陈舟又去坡下砍柴。
忙忙碌碌,折腾了一天,两个大玻璃器皿都装满了,还剩一些油被陈舟灌进了空酒瓶中。
现在窑洞中还剩几个鲁滨逊的蜜饯罐子,待到这几个玻璃罐子都装满,他就只能把海豹油灌入酒桶中了。
不过酒桶太大,内部封闭,难以消毒,肯定会影响海豹油的储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尽早烧出可以使用的陶罐。
山上留作砌墙用的白土数量不少,陈舟打算用它们做几个陶罐试试,实在不行还有那一箱五颜六色的食用土,总能找出一种可以制陶的材料。
况且他还有贴吧老哥传授的制陶经验,翻一翻笔记,就胜过鲁滨逊钻研好几年。
……
傍晚,最早装进玻璃器皿的海豹油已经冷却下来。
油脂表面非常干净,呈现一种金黄色的尊贵色泽,陈舟找了个用尽灯油的油灯,了些海豹油装入其中。
待灯芯完全浸润海豹油,他打火点燃油灯。
海豹油作为灯油使用,竟然比之前的灯油还要明亮,而且冒出的黑烟极少,灯光稳定,质量极佳。
陈舟不知道,海豹油和鲸油在古代通常被添加在长明灯中,只有皇室贵胄和富贵商贾才用得起。
与其它天然动物油脂相比,海豹油的燃烧时间极长,能够产生更多热量。
在寒冷的北极,传统的因纽特人除了用海豹油灯照明外,还会用海豹油取暖。
除照明和取暖功能效果拔群,在现代,海豹油还是一种昂贵的保健品,其价格是深海鱼油的数倍。
按商家的说法,海豹油不含胆固醇,同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长期食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疾病,适合尿病人和患皮肤病的人使用。
当然,具体效果能否与宣传效果保持一致就不好说了。
呼~
吹灭油灯,陈舟对海豹油的表现非常满意。
现在油和肉都有了,他越来越想用海豹油炸些肉尝尝滋味了。
可惜没有合适的炒锅,这个想法暂时还不能付诸于实践。
……
平静的一夜过去。
时间来到1月31日,陈舟继续熬油。
不过在开始熬油之前,他先准备了一个足够大的酒桶。
这个桶本来是用于储藏朗姆酒的,其中的酒液已经被水手喝掉大半,他费了好些力气才启开酒桶盖,倒出了其中的酒液。
然后他拿热水烫洗过的布块擦掉了内壁中残留的酒渍,洗涮过后,才加热鱼鳔胶,重新封口。
这个大酒桶的容量比那两个玻璃器皿加起来还多,轻轻松松便能装下五十斤酒,足够容纳接下来几日熬出的油。
但海豹油实在太多了。
三百多斤皮下脂肪,剔除小海豹身上的皮毛和些许碎肉,至少能剩下二百五十斤。
按照比较低的出油率计算,60%,这些脂肪至少也能熬出150斤左右的海豹油。
像这样的大酒桶只有一个,其余酒桶中的酒液还很充盈。
让陈舟在酒水和海豹油之间选择一个放弃,实在太让他为难了。
酒很有用,海豹油也很有用,倒掉任何一个他都不能接受。
为了找个合适的容器,陈舟费尽脑筋。
翻出搬运物资时的笔记本,在密密麻麻的各种物资间寻找有没有被忽略的容器。
小号的玻璃瓶和玻璃罐子不用考虑,加在一起也装不了几斤。
大号的木桶全部都被利用上了。
其中一部分用于搬运石块白土,一部分装着饮用水,一部分装着海豹鲜肉和海豹心肝肺,根本腾不出来装油。
至于船上放置腌肉和腌菜奶酪的小桶,陈舟又担心无法彻底消毒,污染海豹油。
木桶毕竟不同于金属陶瓷和玻璃,长期装有腌制或发酵类食品,箍在一起的木材早就被腌入味儿了,就算拿凿子把内壁挖去一层,也杀不尽其中无处不在的霉菌。
酒桶还能将就着用用,这些小桶隐患巨大,陈舟不敢赌。
清点一圈,他的注意力从船上物资转移到了神秘奖励上。
现代包装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路——塑料袋。
可食用土有两层外包装,最外边一层是半透明的尼龙袋,印着包装克数,内部还有一层真空塑料袋包装。
只需将塑料包装剪开,把袋内的土壤换个地方放置,他就能凭空多出一百七八十斤的容器。
食用土的介绍中可是写了,所有土壤都是经过水洗筛选,高温消毒的。
若商家没有虚假宣传,这些真空包装袋可能比沸水消毒的玻璃器皿还要干净。
除可食用土的外包装外,挨个清点神秘奖励的过程中,陈舟还想到了一个有几率制作成炒锅的东西——王灵官铜塑像的底封。
观看鉴宝视频的过程中,他常常注意到古董铜塑像的底部露出的黢黑空洞。
按专家的解释,古代佛像腹部中空,一方面是因为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也方便在佛腹中藏匿珍贵的经文或者舍利子,及其它贵重物品。
如果塑像完好无缺,底部通常会包裹一片薄铜。
封底的工艺多种多样,可能镶嵌,可能包裹,可能用树胶或沥青粘接,但大都封的不严密,只要舍得破坏塑像的完整,总能撬开。
现代铜塑像封底工艺虽然不同于古代工艺。
但王灵官塑像本质上也是空心铜像,封底工艺顶多从镶嵌进步到焊接,那块薄铜板始终安装在那里,用凿子和锤子破坏焊点,肯定能卸下来。
薄铜板质地柔软,韧性强,导热性能好。
想将其制作成凹形炒锅,拿锤子慢慢敲击,砸出弧度即可。
若是担心敲坏铜板,稍微在铜板边缘掰出一些折角,也能当平底煎锅使用。
虽不能颠勺,做些家常炒菜,煎条小鱼足可胜任。
至于破坏铜塑像会造成多少经济损失,陈舟对此只想竖个中指。
只要能吃上炒菜炸肉,就算把整尊塑像砸碎熔成铜汁他都不心疼。
28年时间,心疼钱之前,还是先对自己的味蕾和肠胃好一些吧!
感谢:书友尾号2511大佬的11张月票,感谢支持!
感谢:老土熊、鬼大、书友尾号9715、雪未必冷漠、鹏鹏他爸、书友尾号3320、珞珈山刘某人、灰烬之外、书友尾号8595、书友尾号7707、银河球棒侠、诡见愁、倪杰符、书友尾号0359、中文版191、大胆的_小哥哥、哇大叔、历历发、书友尾号0359、永爱九织、圣光大浪、唯我逍遥天下独尊的月票,感谢各位支持!
双更3/15完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