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bingdyw.com!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第58章 輮木为轮
  离开山腰,回到窑洞时天已黑了。
  雨势渐起。
  没有雷鸣与闪电,整个森林都沉浸在沙沙的雨声中。
  窑洞口未砌成的墙垛还是进了水,陈舟往地沟上搭了几块木板,但雨水无缝不入,只能起到些微遮挡作用。
  点灯,生火,烧水。
  等待水烧开的时间里,陈舟将扛回来的三根原木分开,其中两根留待晾干后再测试,一根木头直接劈开。
  如果要輮木成轮,需得选用长宽均匀,修理端正的木条。
  但陈舟知道自己第一次輮木只是尝试,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便将木头随便修理成长条,准备先看看效果。
  煮沸的大铁壶水留待熏蒸。
  火烤使用的是小灶。
  只需拿掉平底铜锅,灶坑中的火焰便能将热量传递到上方。
  手持木条,在灶坑上反复烘烤,期间陈舟一直保持着合适的距离,以免木块被火焰点燃或是烤糊。
  首次尝试,拿捏不准温度,感觉木条中的湿气已经被烤得向外发散,整根木条也变的有些烫手后,他停止了烘烤。
  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木纤维得到了软化。
  长长的木条就像被抽掉了骨骼一样,徒留一具僵硬的“尸体”。
  陈舟轻轻发力,觉得木条真的在缓慢弯曲,且没有断裂,便加大了几分力气。
  即使是软化的木条也比藤条硬实,不多用些力气根本掰不动。
  弯曲木头的过程中,陈舟发现了一个问题——受到炉灶大小的限制,木条烤得不均匀,刚刚受热的地方更加软和,而降温的区域则坚硬韧性差。
  輮车轮是个连贯的,对木条整体制造变化的过程。
  受热不均匀会导致整根木条有的地方软有的地方硬,弯曲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断裂,或因僵硬无法将其掰成想要的形状。
  放下手中掰出了一点点弧度的木条,看着燃烧中的小炉灶,陈舟认为火烤暂时行不通。
  铁壶中的水烧开有一段时间了,该试试熏蒸了。
  水蒸气传递给木条的温度可能会持续的久一些,热气没准还会有软化木材的作用,提升輮木的效果。
  而且水蒸气不像火焰那么危险,无法点燃木条,只要让木条始终紧挨着铁壶口享受水蒸气的熏陶即可,比较省心。
  ……
  敞开壶盖,释放壶中蒸汽。
  陈舟捏住木条末端,将它前端搭在壶沿,缓慢挪动,保证蒸汽的力量能作用在每一寸木条上。
  片刻,熏蒸完整根木条,他再次尝试掰弯木条。
  为了辅助这次尝试,他特意把大铁罐子搬了过来,将木条按在铁罐子最粗的部位,用力掰动,力图使其贴合罐身,变成一个完整的圆形。
  蒸汽熏蒸的效果比烘烤强一大截,却也无法解决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蒸了将近一个小时,把一整壶水都烧见底了,輮成的木条还是有软有硬,根本不能随意调整外形。
  在此过程中陈舟还发现了一个新问题——
  就算他能让整根木条均匀受热,也不可能把它掰成一个完整的圆形,顶多弯成两个弧度大小一样的半圆,待冷却硬化后再调整拼接到一起。
  有大铁罐子,完成弧度相同的半圆没有问题,但受热不均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考虑到车轮的大小,每根木条至少也要一米多长。想要熏蒸这一米多长的木条,他必须得搭建一个能容纳蒸汽的管道。
  管道可以用砖、陶管或是金属制造,前端封住,后端敞开,底部留一个让蒸汽进入的开口。
  水沸后,蒸汽弥漫进管道中,形成一个半密闭的高温区域,才能熏蒸整根木条,完成輮木第一步。
  若是烘烤木条,器材的制造难度相对熏蒸就要简单一些。
  陈舟的初步构思是制造两个炉膛平行面对的特殊长炉,或是垒砌一个一米多高的空心炉。
  加热木条时就像刀剑淬火一样,把木条横放在两个炉膛中间,或竖放在炉心中,让四周的热量均匀地作用在木条身上,应该也能达成理想效果。
  最重要的是,长炉和空心炉都不需要砖,也不需要陶瓷或金属材料,用石头和白泥就能砌成,比蒸汽熏蒸管道建造起来方便得多。
  ……
  前后实验了三个多小时,把厨房中储备的柴火都烧光了。
  放下两根略有些弧度的弯木头,陈舟知道他距离成功还差得远。
  第一次尝试显然是以失败告终,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待另外两根假杨木晾干后,搭建起空心炉或是熏蒸管道,还可以再做尝试。
  取来笔记本,把自己的感受和构思记在上面。
  陈舟特意翻了翻前些日子用菠萝墨汁写的字,见笔迹没有变淡或者消失,松了一口气。
  他听说过有一些天然颜料会自动消失。
  那些颜料含有许多易挥发的成分,最初色彩艳丽,随着时间的推移,主要成分挥发,就会慢慢变淡甚至完全消失。
  刚才在笔记本上绘制空心炉结构图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菠萝墨汁,担心它是那种罕见的自动消失颜料,便往前翻看了几页。
  幸好,会自己消失的天然颜料不是那么容易遇到。
  已经过去几个月,粉紫色字迹还清晰地留在纸张上。
  ……
  熄灯,将笔记本放回抽屉。
  躺在床上,一时难以入睡,陈舟在脑海中复盘刚结束不久的輮木实验。
  他觉得自己在短期内绝对无法攻克輮木成轮这项技术。
  现在急需推车,最适合他的速成方式还是锯断一棵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树,然后将树干截成厚圆片,再凿刻成规整的圆形,镂空中间部分减轻重量,制成车轮。
  为了更好地节省时间,他打算做独轮板车,车轴用金属管制造。
  推车的车轮是最耗费时间,制造起来最复杂的部件。
  如果做两轮推车,就要保证两个车轮的大小尽量一致,还要调整车轴,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比做独轮车多得多,使用体验却不比独轮车强多少。
  除制造独轮车辅助搬运外,他还想在营地与窑洞中修整出一条平坦的道路。
  这条小路只需一米宽,且路上没有树根石块,没有土坑土包,能让独轮推车顺利通过即可。
  地处原始孤岛,不能奢求太多。
  哪怕只是拥有这样一条简单的小路,独轮车的车轮磨损速度都会显著降低,搬运的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本章完)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限定室友(1v2)

擎苍月

战少,你媳妇又爬墙了

繁初

社死得到的男朋友

清茶与

医妾

北枝寒

影子

麦阿秋

贼老天你该死

不再恋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