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曾习剑,并无师承
这位处北城的姜家别院有不少好处。
其一是其中造景豪奢,曲水楼阁一应俱全。
其二便是有几处楼阁临近黄龙河,端坐于楼阁之上,恰好可以见到黄龙河蜿蜒之处,水流倾泻,大河滔滔,乃是一处极为别致的景观。
就比如此时,自浮剑山而来的程霁禾与王理肃正在下棋。
程霁禾长须飘飘,脸上皮肤却十分细腻,吹弹可破,他身穿一袭白色长衣,再配上道髻以及腰间长剑,确实如同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
王理肃则颇为年轻,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样貌虽不出众,可眼神沉稳,又似乎处变不惊。
这二人下棋,棋艺似乎也都不熟,棋盘上黑白二子星落山崩,时不时大龙盘结,却又屠龙沉尸,十分焦灼。
“悬天京中高人无数,当今大司空那是棋中圣手,等到坐朝节之后,你我便一同去拜访大司空,与他手谈一局,莫说是这棋艺,哪怕是对修行也大有裨益之处。”
程霁禾开口,脸上带着笑容,左右看了看这姜家别院:“国师这一处别院倒是颇为清静,倒是沾了云谏的光。”
王理肃微微颔首,叹气道:“怪不得其余二山二宗,都喜欢纳世家门阀的子弟为徒,光是这世俗里的享受,山上玄门又如何能与把持天下的世家相比?”
程霁禾皱起眉头,侧头看了一眼另外一处别院中的楼阁。
“可莫要胡乱言语。”他说道:“如今当朝胧月皇妃就在那楼阁中,与云谏说话,胡乱言语反而损了皇家体面。”
王理肃不再说话。
哪怕另一处别院中的楼阁距此极远。
可是关于胧月娘娘修为高深的传言,已然传了七八载,若是真有意,莫说是这楼阁中,哪怕便是在城外,一缕神蕴弥散,便能继续听了去。
二人继续手谈,程霁禾虽然年长,浮剑山内的辈分也要高过王理肃,可是论起手谈技艺,却不如王理肃,两局下来,倒是一局没赢。
“今日只下五盘棋,若我胜出三局,便算是我赢了师叔。”王理肃面容严肃,说的极为认真。
程霁禾执子先行,随意一瞥间,却看到别院之外那黄龙河河畔蜿蜒之处,来了一位少年。
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身着一身月白长衣,不算华丽,却也裁剪得当,极衬他的高大身躯,显得他如同一株玉树,分外出彩。
这少年来此,在黄龙河旁,看了看随手拿出木架,又在木架上架起一块白布。
“这少年要做什么?”程霁禾有些诧异,却也不太在意,棋盘上大敌当前,容不得他分神。
对比程霁禾,王理肃则显得游刃有余,时不时看一眼黄龙河畔那位奇怪的少年。
然后他便看到那少年拿出几支笔来,又拿出一块木盒,木盒中分为许多小格,其中竟然有各色的……颜料?
王理肃顿时来了兴趣,时不时执子下棋,又抬眼看去。
他发现这少年竟然在以这些各色颜料作画,画的还是滔滔黄龙河蜿蜒之处。
大河蜿蜒,河水滔滔而流,泛起重重浪潮,又在阳光的照耀下,照出波光潋滟,皱起的水纹就仿若岁月的细纹,古老沧桑。
少年作画,各色颜料层层堆叠其上,逐渐勾勒出天上一轮烈日,勾勒出黄龙河两岸,勾勒出其中滔滔河水来。
“这画……倒是有些奇怪。”王理肃突然开口。
刚刚沉思之后落了一子的程霁禾也转头看去,看到了陈执安的画。
他已经有了年纪,只觉得这画奇则奇矣,却并无水墨大气磅礴,又无丹青素雅仙气,可心中却也觉得颇为难得:“悬天京能人异士无数,这画也确实不错,色彩鲜艳,有别于水墨丹青。”
王理肃颔首,正要转过头来继续下棋。
可此时河畔那少年,却忽然开始描绘浪潮。
这黄龙河蜿蜒之处,河水不似城中其他河段那般平静,多有浪潮。
就比如此刻,浪潮堆积,越涌越高,就仿佛一群褐色的骏马,奋蹄扬鬃,嘶鸣着踏破河面,溅起的水这不是褐色的,如同珍珠碎屑,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
那少年正在画浪!
可这浪潮,却不仅仅是浪潮。
只见少年执笔,随笔勾勒。
程霁禾与王理肃几乎同时对视一眼,轻咦一声。
二人自三山二宗之一的浮剑山而来,修为自然不凡。
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哪怕有黄龙河浪潮声音遮掩,二人却清楚的感知到……
那少年笔下的浪潮中,竟然隐藏着一重重刀势,重重刀势中蕴含着澎湃的力量,仿佛发出无声的怒吼,又有如连绵起伏的雪山,一重一重层层堆叠,仿佛要耸入云端!
“刀势!”
“刀势入画!”
二人几乎同时开口,眼中终于生出兴趣来。
不再去看棋盘,反而站起身来,拄着楼阁栏杆,仔细看一下那少年。
那少年确实在以刀势入画,而且这刀势甚至愈发汹涌狂暴,那幅奇怪的画上同样画出水四溅,有如玉龙破壁。
紧接着,便是一重又一重浪潮……
一重又一重刀势!
层层叠叠的刀势似乎极适合画这黄龙河中的浪潮,画布上已经击起数重大浪。
令程霁禾与王理肃的神色再度变化。
“几重了?”程霁禾忽然发问。
“九重。”王理肃原本始终不改的神色终于有些变化,赞叹说道:“也不知这少年是哪一家的公子,年纪轻轻竟然修成九重刀势,怪不得方才师叔说悬天京中能人异士众多。”
程霁禾深以为然的点头。
二人感慨几句,以为此画终了。
却见那少年竟然再度提笔,勾勒了几处浪尖。
那浪尖水溅射,流转而出的气息却十分锋锐。
“嗯?这里用了剑势?”王理肃似乎有些不确信。
程霁禾却认同说道:“确实用了剑势,只是这剑势散碎,根本不曾成型,甚至连剑气都称不上,距离真正的剑势还有许多距离。”
王理肃皱起眉头:“这样一幅以刀势入画的浪潮好画,这少年怎么就平添了这么几笔残缺的剑势,反而影响了此画。”
程霁禾同样觉得有些可惜:“这少年如此不凡的刀道天赋,这般年轻就已经修成九重刀势,又何必徒劳习剑?专精一道才是正理,否则倒是空耗时间,对于修行大有坏处。”
“而且他的剑,练的也实在差了些。”
二人说话,河畔的少年还在坚持不懈勾勒着浪尖,融入那可笑的剑势。
实实在在毁去了这幅画。
此时二人棋盘上,程霁禾的白棋已然丢盔卸甲,败去千里,再下几手,程霁禾便要踏入死局,再也难以翻身。
程霁禾此时眼珠转了转,忽然冷哼一声,走下楼阁。
王理肃皱起眉头看向棋盘:“师叔,这棋还没下完呢。”
程霁禾摆了摆手:“我实在看不过眼,这般刀道天赋,好好练刀就行了,偏偏还要练剑,练得这般残缺稀碎。”
他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走下高楼,出了这姜家别院。王理肃无奈的摇头,却也同样下了楼,跟着自家师叔。
二人一路来了黄龙河畔,这少年似乎终于画好了画,正驻足欣赏,偶尔点头,似乎颇为满意,甚至不曾发觉二人前来。
“你这画画的倒是极好,却有许多处败笔。”
程霁禾并不客气,忽然开口。
那少年转过头来,皱起眉头道:“前辈也懂这七彩画?”
程霁禾一愣,却也坦然道:“懂一些水墨丹青,却不懂以颜料作画。”
少年呵呵一笑,转过身去。
王理肃不由皱起眉头来,这少年倒是有些无理,遂开口道:“我家师叔虽然不懂你这七彩画,却看得出你这画上的刀势、残缺剑势。
你既然已经练了刀,也有练刀的天赋,何不仔细练刀,以刀势入画,此画称得上佳品。
可你却平添了几点难以入眼的剑势,反而毁了这画。”
程霁禾也深深点头:“少年,我之所以与你说话,并非是我嫌你画画的不好,而是不忍见你空耗光阴。”
“你刀势汹涌,澎湃无比,这般年纪修出这样的刀势已足够你自傲。
可是哪怕自傲,也不可误入歧途,你画出的剑势残缺不堪……听我一句劝,莫要空耗光阴在这剑势之上。”
他这般说话,面前这少年终于转过身来,仔仔细细看了二人一眼,又躬身行礼。
“晚辈方才冒犯,望二位前辈莫要见怪。”
他说到这里,脸上又多出了些不好意思了:“今日观河作画,不过是陈某一时兴起,这画中的剑势也是我一时兴起随意勾勒。”
“说起来,晚辈从未习剑,之所以能画这几笔散碎不堪,未曾成型的剑势,是因为晚辈之前见过他人以剑势入字,龙飞凤舞,颇为锋锐。
今日作画又想起字中剑势来,就随意照着摹了几笔。”
“你从未习剑?”程霁禾眼神一动,道:“你说你不曾练过剑,只不过前几日看了他人以剑势入笔墨,就勾勒出了这散碎剑势?”
少年颔首。
王理肃也不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姓出何门?师承何方?”
那少年露齿一笑,显得颇为真诚:“晚辈名为陈执安,父亲乃是苏南府一位教书先生,并非出身名门,时至如今晚辈也不曾拜师,并无师承。”
“那你如何能够练出刀势来?”程霁禾越发觉得惊奇。
“不过是偶然得了一门刀法,自行斟酌,自行苦练,有了几分精进。”陈执安笑容越发真诚了。
浮剑山二人对视一眼。
程霁禾突然上前道:“我来为你写一个字,你可愿描上一二?”
陈执安拿出一只毛笔来,递给程霁禾,又拿出一张崭新的画布,夹在架上。
只见这位老人随意拿笔,在画布上写了一字。
“剑!”
一字写出,锋锐之气四溢,其中剑气跌宕起伏,笔锋绞转之处,又有一缕缕剑气从中逸散而出,惊心动魄。
陈执安看不真切,可却能隐约看出其中蕴含着数道剑势,纵横交错,雄浑无比。
刚才还在庆幸于,自己还没有按照计划,亮出八重神蕴,就吸引这两位前辈来此的陈执安,此时心神却完完全全被这剑势吸引而去。
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握住了王洗匣的万锻宝剑,想起握剑之时,自他手中流转返回的剑气。
“这剑字……”陈执安深吸一口气,接过了程霁禾手中的毛笔。
——
胧月皇妃与姜云谏也坐在楼阁,琐碎的说一些宫中之事、山上之事。
胧月皇妃身为姜家三姐,自小便十分疼爱姜云谏,二人姐弟之情也最为浓厚。
只是后来他们一人入了宫,另外一人去了浮剑山,自此数年只见了一回。
姜云谏性格并无太大变化,仍然脸上带笑,说着自家师门的好处。
“浮剑山乃是大虞第四玄门,山主手握名剑【浮云】,门下弟子上百,又有玉阙境界的师长教导,令我受益良多。”
胧月皇妃脸上也带着笑,光彩夺目,点头说道:“我家云谏自然是有天资的,否则那浮剑山不会派出师长,前来悬天京中收你为徒。”
姜云谏自得一笑,点头说道:“不是与姐姐自吹自擂,我第一次握剑之时,便能以真元入剑,酿出剑气。”
“上了浮剑山,初观师长剑势,不过几眼,就已经能够凝结散碎剑势,时至如今,我已踏入璞玉境界,剑势也已临近大成。
我有信心,下一次雏虎碑换榜,我姜云谏的名字,必然能够刻于碑上,甚至跃入前五百。”
“有出息。”胧月皇妃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自九岁启蒙修行,如今不过十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学有所成,若是真能入雏虎碑上五百行,我来给你一把万锻宝剑。”
姜云谏喜出望外,重重点头。
胧月皇妃又突然觉得有些可惜:“只可惜入了山门,便不能入仕为官了,否则倒是能为父亲分担一些忧愁。”
姜云谏正要说话,忽然自阁楼高处见到有一位少年前来,似乎要在黄龙河畔作画。
胧月皇妃看到那少年,眼神也有些变化。
二人仔细看去,神色却有颇多变化。
直至浮剑山两位师长出了院门,在那少年的画布上,写下一个“剑”字。
姜云谏刚才还觉得,那幅画上的剑势实在太过散碎,不成气候。
可恰在此时,那少年却同样执笔,也在程霁禾师伯写就的“剑”字旁边,写了同样一个“剑”字!
那剑字起初游丝缠绕,侧锋轻扫。
可紧接着,从中有一股凛冽的剑势舒展开来,宛如剑气轻吐,徐徐延伸,坚韧流畅。
直至最后一笔落下!
雄浑的剑气从中迸发开来,这个剑字竟然如同一位剑客,傲立于画布之上,散发着凛冽剑光!
“真元入笔,剑势趋于完整!”
“虽然不曾彻底写出完整的剑势来,却已然入了剑门!”
程霁禾、王理肃面面相觑。
楼阁上,胧月皇妃挑眉,姜云谏又有些不解……为何方才勾勒浪尖只是散碎剑势,如今临摹师伯的“剑”字,剑势却又趋于完整?
程霁禾看了良久,终于开口,皱眉问道:“你真就未曾习剑?难道无人与你说过你……你确实有几分剑道天赋?”
陈执安腼腆一笑:“确实未曾习剑。”
“不过……”他拿出一枚玉佩来:“我曾偶然得见景苍剑阁王洗匣前辈,我曾拔出过他的宝剑,他给了我这一枚玉佩,让我务必前去南山州,荷楼河畔景苍剑阁。”
(本章完)
这位处北城的姜家别院有不少好处。
其一是其中造景豪奢,曲水楼阁一应俱全。
其二便是有几处楼阁临近黄龙河,端坐于楼阁之上,恰好可以见到黄龙河蜿蜒之处,水流倾泻,大河滔滔,乃是一处极为别致的景观。
就比如此时,自浮剑山而来的程霁禾与王理肃正在下棋。
程霁禾长须飘飘,脸上皮肤却十分细腻,吹弹可破,他身穿一袭白色长衣,再配上道髻以及腰间长剑,确实如同一位仙风道骨的老神仙。
王理肃则颇为年轻,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样貌虽不出众,可眼神沉稳,又似乎处变不惊。
这二人下棋,棋艺似乎也都不熟,棋盘上黑白二子星落山崩,时不时大龙盘结,却又屠龙沉尸,十分焦灼。
“悬天京中高人无数,当今大司空那是棋中圣手,等到坐朝节之后,你我便一同去拜访大司空,与他手谈一局,莫说是这棋艺,哪怕是对修行也大有裨益之处。”
程霁禾开口,脸上带着笑容,左右看了看这姜家别院:“国师这一处别院倒是颇为清静,倒是沾了云谏的光。”
王理肃微微颔首,叹气道:“怪不得其余二山二宗,都喜欢纳世家门阀的子弟为徒,光是这世俗里的享受,山上玄门又如何能与把持天下的世家相比?”
程霁禾皱起眉头,侧头看了一眼另外一处别院中的楼阁。
“可莫要胡乱言语。”他说道:“如今当朝胧月皇妃就在那楼阁中,与云谏说话,胡乱言语反而损了皇家体面。”
王理肃不再说话。
哪怕另一处别院中的楼阁距此极远。
可是关于胧月娘娘修为高深的传言,已然传了七八载,若是真有意,莫说是这楼阁中,哪怕便是在城外,一缕神蕴弥散,便能继续听了去。
二人继续手谈,程霁禾虽然年长,浮剑山内的辈分也要高过王理肃,可是论起手谈技艺,却不如王理肃,两局下来,倒是一局没赢。
“今日只下五盘棋,若我胜出三局,便算是我赢了师叔。”王理肃面容严肃,说的极为认真。
程霁禾执子先行,随意一瞥间,却看到别院之外那黄龙河河畔蜿蜒之处,来了一位少年。
那少年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身着一身月白长衣,不算华丽,却也裁剪得当,极衬他的高大身躯,显得他如同一株玉树,分外出彩。
这少年来此,在黄龙河旁,看了看随手拿出木架,又在木架上架起一块白布。
“这少年要做什么?”程霁禾有些诧异,却也不太在意,棋盘上大敌当前,容不得他分神。
对比程霁禾,王理肃则显得游刃有余,时不时看一眼黄龙河畔那位奇怪的少年。
然后他便看到那少年拿出几支笔来,又拿出一块木盒,木盒中分为许多小格,其中竟然有各色的……颜料?
王理肃顿时来了兴趣,时不时执子下棋,又抬眼看去。
他发现这少年竟然在以这些各色颜料作画,画的还是滔滔黄龙河蜿蜒之处。
大河蜿蜒,河水滔滔而流,泛起重重浪潮,又在阳光的照耀下,照出波光潋滟,皱起的水纹就仿若岁月的细纹,古老沧桑。
少年作画,各色颜料层层堆叠其上,逐渐勾勒出天上一轮烈日,勾勒出黄龙河两岸,勾勒出其中滔滔河水来。
“这画……倒是有些奇怪。”王理肃突然开口。
刚刚沉思之后落了一子的程霁禾也转头看去,看到了陈执安的画。
他已经有了年纪,只觉得这画奇则奇矣,却并无水墨大气磅礴,又无丹青素雅仙气,可心中却也觉得颇为难得:“悬天京能人异士无数,这画也确实不错,色彩鲜艳,有别于水墨丹青。”
王理肃颔首,正要转过头来继续下棋。
可此时河畔那少年,却忽然开始描绘浪潮。
这黄龙河蜿蜒之处,河水不似城中其他河段那般平静,多有浪潮。
就比如此刻,浪潮堆积,越涌越高,就仿佛一群褐色的骏马,奋蹄扬鬃,嘶鸣着踏破河面,溅起的水这不是褐色的,如同珍珠碎屑,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
那少年正在画浪!
可这浪潮,却不仅仅是浪潮。
只见少年执笔,随笔勾勒。
程霁禾与王理肃几乎同时对视一眼,轻咦一声。
二人自三山二宗之一的浮剑山而来,修为自然不凡。
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哪怕有黄龙河浪潮声音遮掩,二人却清楚的感知到……
那少年笔下的浪潮中,竟然隐藏着一重重刀势,重重刀势中蕴含着澎湃的力量,仿佛发出无声的怒吼,又有如连绵起伏的雪山,一重一重层层堆叠,仿佛要耸入云端!
“刀势!”
“刀势入画!”
二人几乎同时开口,眼中终于生出兴趣来。
不再去看棋盘,反而站起身来,拄着楼阁栏杆,仔细看一下那少年。
那少年确实在以刀势入画,而且这刀势甚至愈发汹涌狂暴,那幅奇怪的画上同样画出水四溅,有如玉龙破壁。
紧接着,便是一重又一重浪潮……
一重又一重刀势!
层层叠叠的刀势似乎极适合画这黄龙河中的浪潮,画布上已经击起数重大浪。
令程霁禾与王理肃的神色再度变化。
“几重了?”程霁禾忽然发问。
“九重。”王理肃原本始终不改的神色终于有些变化,赞叹说道:“也不知这少年是哪一家的公子,年纪轻轻竟然修成九重刀势,怪不得方才师叔说悬天京中能人异士众多。”
程霁禾深以为然的点头。
二人感慨几句,以为此画终了。
却见那少年竟然再度提笔,勾勒了几处浪尖。
那浪尖水溅射,流转而出的气息却十分锋锐。
“嗯?这里用了剑势?”王理肃似乎有些不确信。
程霁禾却认同说道:“确实用了剑势,只是这剑势散碎,根本不曾成型,甚至连剑气都称不上,距离真正的剑势还有许多距离。”
王理肃皱起眉头:“这样一幅以刀势入画的浪潮好画,这少年怎么就平添了这么几笔残缺的剑势,反而影响了此画。”
程霁禾同样觉得有些可惜:“这少年如此不凡的刀道天赋,这般年轻就已经修成九重刀势,又何必徒劳习剑?专精一道才是正理,否则倒是空耗时间,对于修行大有坏处。”
“而且他的剑,练的也实在差了些。”
二人说话,河畔的少年还在坚持不懈勾勒着浪尖,融入那可笑的剑势。
实实在在毁去了这幅画。
此时二人棋盘上,程霁禾的白棋已然丢盔卸甲,败去千里,再下几手,程霁禾便要踏入死局,再也难以翻身。
程霁禾此时眼珠转了转,忽然冷哼一声,走下楼阁。
王理肃皱起眉头看向棋盘:“师叔,这棋还没下完呢。”
程霁禾摆了摆手:“我实在看不过眼,这般刀道天赋,好好练刀就行了,偏偏还要练剑,练得这般残缺稀碎。”
他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走下高楼,出了这姜家别院。王理肃无奈的摇头,却也同样下了楼,跟着自家师叔。
二人一路来了黄龙河畔,这少年似乎终于画好了画,正驻足欣赏,偶尔点头,似乎颇为满意,甚至不曾发觉二人前来。
“你这画画的倒是极好,却有许多处败笔。”
程霁禾并不客气,忽然开口。
那少年转过头来,皱起眉头道:“前辈也懂这七彩画?”
程霁禾一愣,却也坦然道:“懂一些水墨丹青,却不懂以颜料作画。”
少年呵呵一笑,转过身去。
王理肃不由皱起眉头来,这少年倒是有些无理,遂开口道:“我家师叔虽然不懂你这七彩画,却看得出你这画上的刀势、残缺剑势。
你既然已经练了刀,也有练刀的天赋,何不仔细练刀,以刀势入画,此画称得上佳品。
可你却平添了几点难以入眼的剑势,反而毁了这画。”
程霁禾也深深点头:“少年,我之所以与你说话,并非是我嫌你画画的不好,而是不忍见你空耗光阴。”
“你刀势汹涌,澎湃无比,这般年纪修出这样的刀势已足够你自傲。
可是哪怕自傲,也不可误入歧途,你画出的剑势残缺不堪……听我一句劝,莫要空耗光阴在这剑势之上。”
他这般说话,面前这少年终于转过身来,仔仔细细看了二人一眼,又躬身行礼。
“晚辈方才冒犯,望二位前辈莫要见怪。”
他说到这里,脸上又多出了些不好意思了:“今日观河作画,不过是陈某一时兴起,这画中的剑势也是我一时兴起随意勾勒。”
“说起来,晚辈从未习剑,之所以能画这几笔散碎不堪,未曾成型的剑势,是因为晚辈之前见过他人以剑势入字,龙飞凤舞,颇为锋锐。
今日作画又想起字中剑势来,就随意照着摹了几笔。”
“你从未习剑?”程霁禾眼神一动,道:“你说你不曾练过剑,只不过前几日看了他人以剑势入笔墨,就勾勒出了这散碎剑势?”
少年颔首。
王理肃也不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姓出何门?师承何方?”
那少年露齿一笑,显得颇为真诚:“晚辈名为陈执安,父亲乃是苏南府一位教书先生,并非出身名门,时至如今晚辈也不曾拜师,并无师承。”
“那你如何能够练出刀势来?”程霁禾越发觉得惊奇。
“不过是偶然得了一门刀法,自行斟酌,自行苦练,有了几分精进。”陈执安笑容越发真诚了。
浮剑山二人对视一眼。
程霁禾突然上前道:“我来为你写一个字,你可愿描上一二?”
陈执安拿出一只毛笔来,递给程霁禾,又拿出一张崭新的画布,夹在架上。
只见这位老人随意拿笔,在画布上写了一字。
“剑!”
一字写出,锋锐之气四溢,其中剑气跌宕起伏,笔锋绞转之处,又有一缕缕剑气从中逸散而出,惊心动魄。
陈执安看不真切,可却能隐约看出其中蕴含着数道剑势,纵横交错,雄浑无比。
刚才还在庆幸于,自己还没有按照计划,亮出八重神蕴,就吸引这两位前辈来此的陈执安,此时心神却完完全全被这剑势吸引而去。
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握住了王洗匣的万锻宝剑,想起握剑之时,自他手中流转返回的剑气。
“这剑字……”陈执安深吸一口气,接过了程霁禾手中的毛笔。
——
胧月皇妃与姜云谏也坐在楼阁,琐碎的说一些宫中之事、山上之事。
胧月皇妃身为姜家三姐,自小便十分疼爱姜云谏,二人姐弟之情也最为浓厚。
只是后来他们一人入了宫,另外一人去了浮剑山,自此数年只见了一回。
姜云谏性格并无太大变化,仍然脸上带笑,说着自家师门的好处。
“浮剑山乃是大虞第四玄门,山主手握名剑【浮云】,门下弟子上百,又有玉阙境界的师长教导,令我受益良多。”
胧月皇妃脸上也带着笑,光彩夺目,点头说道:“我家云谏自然是有天资的,否则那浮剑山不会派出师长,前来悬天京中收你为徒。”
姜云谏自得一笑,点头说道:“不是与姐姐自吹自擂,我第一次握剑之时,便能以真元入剑,酿出剑气。”
“上了浮剑山,初观师长剑势,不过几眼,就已经能够凝结散碎剑势,时至如今,我已踏入璞玉境界,剑势也已临近大成。
我有信心,下一次雏虎碑换榜,我姜云谏的名字,必然能够刻于碑上,甚至跃入前五百。”
“有出息。”胧月皇妃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自九岁启蒙修行,如今不过十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学有所成,若是真能入雏虎碑上五百行,我来给你一把万锻宝剑。”
姜云谏喜出望外,重重点头。
胧月皇妃又突然觉得有些可惜:“只可惜入了山门,便不能入仕为官了,否则倒是能为父亲分担一些忧愁。”
姜云谏正要说话,忽然自阁楼高处见到有一位少年前来,似乎要在黄龙河畔作画。
胧月皇妃看到那少年,眼神也有些变化。
二人仔细看去,神色却有颇多变化。
直至浮剑山两位师长出了院门,在那少年的画布上,写下一个“剑”字。
姜云谏刚才还觉得,那幅画上的剑势实在太过散碎,不成气候。
可恰在此时,那少年却同样执笔,也在程霁禾师伯写就的“剑”字旁边,写了同样一个“剑”字!
那剑字起初游丝缠绕,侧锋轻扫。
可紧接着,从中有一股凛冽的剑势舒展开来,宛如剑气轻吐,徐徐延伸,坚韧流畅。
直至最后一笔落下!
雄浑的剑气从中迸发开来,这个剑字竟然如同一位剑客,傲立于画布之上,散发着凛冽剑光!
“真元入笔,剑势趋于完整!”
“虽然不曾彻底写出完整的剑势来,却已然入了剑门!”
程霁禾、王理肃面面相觑。
楼阁上,胧月皇妃挑眉,姜云谏又有些不解……为何方才勾勒浪尖只是散碎剑势,如今临摹师伯的“剑”字,剑势却又趋于完整?
程霁禾看了良久,终于开口,皱眉问道:“你真就未曾习剑?难道无人与你说过你……你确实有几分剑道天赋?”
陈执安腼腆一笑:“确实未曾习剑。”
“不过……”他拿出一枚玉佩来:“我曾偶然得见景苍剑阁王洗匣前辈,我曾拔出过他的宝剑,他给了我这一枚玉佩,让我务必前去南山州,荷楼河畔景苍剑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