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陆吾相与杀生天王相【月票加更】
玉下郡主终究想起玉芙宫中的那少年来,她眉头皱的更深了些。
“所以便是李家外孙,狠狠打了李扶疏?那便是他李家家事,户部尚书向来刚硬,那陈执安总要受罚的。”
魏灵玉说到这里,又瞥了一眼司遥,却不再说什么。
不过光是这一眼,司遥便已然觉得自己似乎被这位郡主看穿,就连她泥丸宫中的神蕴都为之一颤。
可事已至此,司遥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陈执安与户部尚书府似乎并无来往,户部的李尚书眼里容不得沙子,这陈执安在他眼中大约便是难以消除的污迹,恨不得尽快擦去才是。”
“只是……这陈执安却也不是什么寻常人,他与兵部侍郎楚牧野大人倒是极为亲近,甚至跟随楚大人一同去过白首街上宋相的府邸。”
魏灵玉眼神一闪,忽而一笑:“宋相果真是老了,我许久之前曾去求见过他,他避而不见。
如今却见了这么一位画师……”
她话语至此,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询问司遥:“你可知陈执安是否喝了宋相的茶?”
“这倒不知。”司遥回答道:“不过不得不承认,这陈家子是有几分本事的,且不说诗画上的造诣,便是修行天赋也称得上不凡。
否则,哪怕是李扶疏伤势未愈,这陈执安也无法战而胜之。”
她说到这里,略微一顿,继而缓缓开口道:“圣人要在天下设立两位执印,第二位执印说是要找一位玉阙之下的人物……”
“好了。”玉下郡主打断了司遥的话,站起身来:“你司、李两家穿着一条裤子,今日你特意与我说这些,无非是想要让我出手罢了。”
“这陈执安一介少年,却屡次出入玉芙宫本就不合规矩,我上次就让他滚出玉芙宫,他似乎不曾听到我的话。”
“既然如此,我自然要仔细看一看他,看这陈执安究竟长了几颗胆子,胆敢忤逆于我。”
她走出雅间,头也不回:“至于执印……这悬天京尚且还有我,还有我四弟魏青盐,谢家谢宥、裴家裴渊、卢家卢升玄、国师家的姜飞流。
他便是有些天赋,也轮不到他。
真当这悬天京中世家门阀都是吃干饭的?”
司遥站起身来,神色中带了些无奈。
“至于你,往后遇到这样的事便直与我说,莫要如此遮遮掩掩,反而让我心生厌嫌。”
司遥抬起头来,却见魏灵玉已然走下楼梯,骑马而去。
她望着名马卢光飞扬而去,心中叹了口气,有些埋怨自家兄长为她安顿这么一个差事。
——
陈执安架不住黎序时几次三番邀请,终究上了街。
自从他二度暴打了李扶疏,并且抢了他几件宝物之后,若无必要陈执安就只在皇城范围中活动。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已然得了便宜,自然要小心一些,否则若是又被李家找回了场子,未免太过丢脸。
不过……他心中其实没有太过惧怕。
在东城中,他下了极重的手,只怕没有一两月李扶疏是缓不过来的,而在这之后他也并未遭遇李家长辈的诘问,就代表楚牧野在其中起了一些作用,往后松槐军偏只怕将军一流,应当不会再寻他的麻烦了。
至于李清然、司侯圭一流,陈执安打不过还跑不掉吗?他承露戒中可还有一件能飞的一品灵宝呢。
再说今日……
陈执安就更不怕了。
他不出门,黎序时接连邀请,陈执安只能坦然自己得罪了他人,正在暂避风头。
黎序时却仔细问他:“你得罪的是造化大家?”
陈执安摇头。
黎序时又问他:“那你得罪的是【玉阙玄楼】的人物?”
陈执安又摇头。
于是黎序时便抬起头来,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既不是造化大家,又不是玉阙玄楼,那师兄你又怕什么?”
有了黎序时这位战力惊人的护卫,陈执安自然也就更不怕了。
二人去了东城,又吃了悬天京最为出名的暖锅,归来之时又打了几两兰陵酒,这才要回院中去。
二人走在黄龙河畔,距离皇城已然不远。
陈执安却忽然听到一声呼唤:“小友,可能找你讨一壶酒喝?”
陈执安转过头去,却见身后有一位挑着扁担,带着草帽的老翁正与他招手。
他左右看了看,一旁的黎序时却似乎未曾听到这老翁的话。
陈执安吓了一跳,连忙询问黎序时:“你看到身后那老者了吗?”
黎序时转过身来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皱眉说道:“师兄,你光是提着酒,闻着酒香就喝醉了?”
陈执安顿时打了一个寒战,连忙观想南流景,脑海中一阵清明,他再度看去,却见那老翁仍在。
“你中邪了?”黎序时有些稚嫩的脸上多了些关切,他想了想忽然双指并剑,一抹额头。
他额头那一道宝剑印迹显现出来,照出几道剑光,落在远处。
“并无邪祟……”黎序时有些担忧起来。
陈执安想了想,却忽然对黎序时道:“你且先回去,我再去打一些酒,这壶酒可能要用来送人了。”
黎序时听到陈执安这般说,似乎有些不放心,不知该不该走。
陈执安却朝他摆手,笑道:“放心,我身上正气如虹,什么邪祟能够迷到我?你且先回去等我,等我打来兰陵酒,你我再喝上些。”
黎序时这才放心下来,就此离开了。
陈执安走到那老翁前,递出手中的酒壶。
那老温接过酒壶却不曾饮酒,反而放下肩上的扁担,将这壶酒放入箩筐中。
他就此坐在箩筐上,道:“小友送了我一壶酒,我该如何报答?”
陈执安顿时挑了挑眉,心中火热起来:“我果然是万中无一的天才,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机缘吧?”
他之所以应答这奇怪的老翁,原因倒也简单。
自己观想南流景,看这老翁,老翁毫无异常之处。
黎序时召出额头天生的宝剑,又以他玉阙境界的修为,也看不到这老翁,所以证明这老翁的不凡。
如此人物如果想要杀他,自己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老翁又何须费力叫他?
于是他才应下老翁的话,甚至给出去一壶酒。
一壶酒换一桩机缘?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陈执安心中这般想着,正要说话。
那老翁却长叹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作为答谢,我便与你说一说话……”
陈执安神色一滞,说一说话?老翁眼神浑浊,看向秀霸山:“小友,你可知如今这繁华惊人的坐朝节,为何叫坐朝节?”
陈执安摇了摇头,他确实不知。
老翁道:“坐朝节坐朝二字倒也简单,四百年前大虞建国七八十载,大息举天兵而至,天下传鹿鼓、云中转星旗!可谓旌旗蔽日,杀声动天。”
“又有百年一遇的妖鬼之祸席卷而来,吞人骨骸,食人血肉,天下笼罩于一片大恐怖。”
“于是就在这奇元山……也就是如今的秀霸山上,第一代大虞魁星盘坐于山巅,面朝万千妖鬼,独身一人挡住潮水一般的妖鬼,斩妖鬼十二万八千之数,护住悬天京。
他一人拦住妖鬼,大息却两处分兵,最终无法灭去新生的大虞,对于大虞而言,乃是泼天的大功,对于百姓而言,乃是惊天的恩泽。”
“可是……他坐于奇元山,力抗妖鬼,杀伐十二万八千之后,不过匆匆十年便五衰而死。
当时的大虞白君帝便将他死之日,定做坐朝节,自此十年一度。
四百年过去,大虞仍在,坐朝节仍在,也算是一处传承。”
陈执安仔细听来,心中对于那位第一代大虞魁星颇为敬服。
他正要询问一些关于第一代大虞魁星的事,
那老翁却忽然长叹一口气,道:“妖鬼之祸已然不远却尚未到来,坐朝节仍在,可是大虞却已经不是四百年前的大虞。”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昔日大虞魁星坐朝天下,拦住妖鬼。
可现在天下不知有多少妖鬼作祟,却无人敢于坐在山上阻拦了。”
陈执安忽然心生好奇,行礼询问道:“老丈,执安尚且不曾听过这天下有妖鬼为乱……却不知我大虞天下又有哪些妖鬼?”
那老翁目光又落在陈执安身上:“太大的妖魔便是我也不敢说,我便只与你说一些小的。”
“就比如我大虞境内,有几处玄门,正在做摄魂炼幡的勾当。
南北两国边境,西北贫瘠之地,南海诸多岛屿都有他们的踪迹。”
“又比如我大虞有不少门阀世家,以血肉喂养大鬼,甚至供奉于祖宗之台,妄图争夺天下之气!”
陈执安顿时色变,他深深看着这老翁,却不知这老翁是何来历。
那老翁站起身来又挑起扁担箩筐,道:“这些于你而言,还是太大了些,那我就再说些小的,说一些与你有关的。”
“比如西风州有一座山川,自诩世外仙山,山上大王自号【蛟骧公】,聚拢了二十三位将军,一同打家劫舍暂且不提。
却又聚拢起一处农镇,聚拢了五万子民对他顶礼膜拜,甚至为其献上婴孩、献上妻女,供其吸食人气……
只因他以人身修行蛟龙神通,妄图以人身走蛟化龙。
以人身走蛟化龙本就是不可为之事,若不行些邪魔之道,又如何能如愿?”
那老翁说到这里,不再去看陈执安,而是挑着扁担远去,他苍老的声音却还落入陈执安耳中:“这天下还需要一尊杀生天王。
杀得妖魔,救得人间,成杀生之道,成其造化功德……”
陈执安注视着那老翁远去,忽然一阵雾气涌动,不知从何处来,遮掩住那老翁的踪迹。
陈执安仔细看去,却见那老翁已然彻底消失不见了。
天上忽然下起雨来。
细密如银毫的雨丝轻纱一般笼罩天地,不像是夏日的雨。
陈执安朝着秀霸山看去,却突兀看到秀霸山上有一弯绿水似青罗玉带绕山而行。
他仿佛看到就在那绿水河畔,有一位勇武男儿盘膝而坐,一人独挡十二万八千妖鬼!
直至那雨水落在他脸上,他忽然醒转过来。
他伸手抹去脸上的雨水,有些恍如隔世。
刚才那位老翁是梦,又或者是一位得道高人,前来与他说话?
而那西风州,自诩为世外仙山,聚拢起二十三位将军的山川,陈执安却恰好知晓。
又或者大虞人士人人知晓。
“西蓬莱……”
陈执安低头思索。
“杀生天王又是什么?”
——
大慈观中,陈水君仍然一袭白衣,他长发已然挽起道髻,名剑【黄雀风】仍然配在腰间,宛如一位得道高人。
他面容发光,就如玉石,又如同一位修行有成的真人,偏偏身后却有三道黑影若隐若现,隐隐传来蝉鸣之声。
他在观中入定,直至傍晚,才睁开眼睛,起身走出大慈观。
大慈观外,有一位老翁提着扁担箩筐走来,随着他走进大慈观,他身上的烟尘之气尽数消散,扁担化为一根拂尘,两只箩筐化作两只红色的小葫芦,挂在这老翁的腰间。
与此同时,他面容又变,变得仙风道骨,比起陈水君更像一位真人。
此人正是大慈观观主。
“我已见过陈执安。”
陈水君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
大慈观主探手,手中多出一壶酒,陈水君越发开心了,接过这壶酒。
二人并肩转头望向大慈观。
这大慈观大约便是取大慈大悲之意。
可观中供奉的,却是一尊青面獠牙,身上盘龙,手握玄天宝剑,头悬断头台的雕像。
这天王看起来与大慈大悲没有半分关系,反而像是一尊凶戮的天王,专程以饿鬼为食。
“你千里迢迢,专程为陈执安求取杀生天王相,求取大慈洞庭术……”
“可你知道你那孩儿已经不在苏南府,而是去了悬天京。
那一位种出茶树的仙士,正要为你的孩儿铸造一枚印鉴,上印陆吾,巡视帝城?”
大慈观主开口。
陈水君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忽然皱起眉头。
良久之后,他拧起的眉头舒展开来……
“陆吾也好,杀生天王也好……让执安自己去选吧。”
大慈观主却笑了一声:“他若不能杀生除魔,洞庭术与天王相还落不到他身上。”
ps:昨日月票加更
(本章完)
玉下郡主终究想起玉芙宫中的那少年来,她眉头皱的更深了些。
“所以便是李家外孙,狠狠打了李扶疏?那便是他李家家事,户部尚书向来刚硬,那陈执安总要受罚的。”
魏灵玉说到这里,又瞥了一眼司遥,却不再说什么。
不过光是这一眼,司遥便已然觉得自己似乎被这位郡主看穿,就连她泥丸宫中的神蕴都为之一颤。
可事已至此,司遥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陈执安与户部尚书府似乎并无来往,户部的李尚书眼里容不得沙子,这陈执安在他眼中大约便是难以消除的污迹,恨不得尽快擦去才是。”
“只是……这陈执安却也不是什么寻常人,他与兵部侍郎楚牧野大人倒是极为亲近,甚至跟随楚大人一同去过白首街上宋相的府邸。”
魏灵玉眼神一闪,忽而一笑:“宋相果真是老了,我许久之前曾去求见过他,他避而不见。
如今却见了这么一位画师……”
她话语至此,脸上笑容越发灿烂,询问司遥:“你可知陈执安是否喝了宋相的茶?”
“这倒不知。”司遥回答道:“不过不得不承认,这陈家子是有几分本事的,且不说诗画上的造诣,便是修行天赋也称得上不凡。
否则,哪怕是李扶疏伤势未愈,这陈执安也无法战而胜之。”
她说到这里,略微一顿,继而缓缓开口道:“圣人要在天下设立两位执印,第二位执印说是要找一位玉阙之下的人物……”
“好了。”玉下郡主打断了司遥的话,站起身来:“你司、李两家穿着一条裤子,今日你特意与我说这些,无非是想要让我出手罢了。”
“这陈执安一介少年,却屡次出入玉芙宫本就不合规矩,我上次就让他滚出玉芙宫,他似乎不曾听到我的话。”
“既然如此,我自然要仔细看一看他,看这陈执安究竟长了几颗胆子,胆敢忤逆于我。”
她走出雅间,头也不回:“至于执印……这悬天京尚且还有我,还有我四弟魏青盐,谢家谢宥、裴家裴渊、卢家卢升玄、国师家的姜飞流。
他便是有些天赋,也轮不到他。
真当这悬天京中世家门阀都是吃干饭的?”
司遥站起身来,神色中带了些无奈。
“至于你,往后遇到这样的事便直与我说,莫要如此遮遮掩掩,反而让我心生厌嫌。”
司遥抬起头来,却见魏灵玉已然走下楼梯,骑马而去。
她望着名马卢光飞扬而去,心中叹了口气,有些埋怨自家兄长为她安顿这么一个差事。
——
陈执安架不住黎序时几次三番邀请,终究上了街。
自从他二度暴打了李扶疏,并且抢了他几件宝物之后,若无必要陈执安就只在皇城范围中活动。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已然得了便宜,自然要小心一些,否则若是又被李家找回了场子,未免太过丢脸。
不过……他心中其实没有太过惧怕。
在东城中,他下了极重的手,只怕没有一两月李扶疏是缓不过来的,而在这之后他也并未遭遇李家长辈的诘问,就代表楚牧野在其中起了一些作用,往后松槐军偏只怕将军一流,应当不会再寻他的麻烦了。
至于李清然、司侯圭一流,陈执安打不过还跑不掉吗?他承露戒中可还有一件能飞的一品灵宝呢。
再说今日……
陈执安就更不怕了。
他不出门,黎序时接连邀请,陈执安只能坦然自己得罪了他人,正在暂避风头。
黎序时却仔细问他:“你得罪的是造化大家?”
陈执安摇头。
黎序时又问他:“那你得罪的是【玉阙玄楼】的人物?”
陈执安又摇头。
于是黎序时便抬起头来,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既不是造化大家,又不是玉阙玄楼,那师兄你又怕什么?”
有了黎序时这位战力惊人的护卫,陈执安自然也就更不怕了。
二人去了东城,又吃了悬天京最为出名的暖锅,归来之时又打了几两兰陵酒,这才要回院中去。
二人走在黄龙河畔,距离皇城已然不远。
陈执安却忽然听到一声呼唤:“小友,可能找你讨一壶酒喝?”
陈执安转过头去,却见身后有一位挑着扁担,带着草帽的老翁正与他招手。
他左右看了看,一旁的黎序时却似乎未曾听到这老翁的话。
陈执安吓了一跳,连忙询问黎序时:“你看到身后那老者了吗?”
黎序时转过身来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皱眉说道:“师兄,你光是提着酒,闻着酒香就喝醉了?”
陈执安顿时打了一个寒战,连忙观想南流景,脑海中一阵清明,他再度看去,却见那老翁仍在。
“你中邪了?”黎序时有些稚嫩的脸上多了些关切,他想了想忽然双指并剑,一抹额头。
他额头那一道宝剑印迹显现出来,照出几道剑光,落在远处。
“并无邪祟……”黎序时有些担忧起来。
陈执安想了想,却忽然对黎序时道:“你且先回去,我再去打一些酒,这壶酒可能要用来送人了。”
黎序时听到陈执安这般说,似乎有些不放心,不知该不该走。
陈执安却朝他摆手,笑道:“放心,我身上正气如虹,什么邪祟能够迷到我?你且先回去等我,等我打来兰陵酒,你我再喝上些。”
黎序时这才放心下来,就此离开了。
陈执安走到那老翁前,递出手中的酒壶。
那老温接过酒壶却不曾饮酒,反而放下肩上的扁担,将这壶酒放入箩筐中。
他就此坐在箩筐上,道:“小友送了我一壶酒,我该如何报答?”
陈执安顿时挑了挑眉,心中火热起来:“我果然是万中无一的天才,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机缘吧?”
他之所以应答这奇怪的老翁,原因倒也简单。
自己观想南流景,看这老翁,老翁毫无异常之处。
黎序时召出额头天生的宝剑,又以他玉阙境界的修为,也看不到这老翁,所以证明这老翁的不凡。
如此人物如果想要杀他,自己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老翁又何须费力叫他?
于是他才应下老翁的话,甚至给出去一壶酒。
一壶酒换一桩机缘?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陈执安心中这般想着,正要说话。
那老翁却长叹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作为答谢,我便与你说一说话……”
陈执安神色一滞,说一说话?老翁眼神浑浊,看向秀霸山:“小友,你可知如今这繁华惊人的坐朝节,为何叫坐朝节?”
陈执安摇了摇头,他确实不知。
老翁道:“坐朝节坐朝二字倒也简单,四百年前大虞建国七八十载,大息举天兵而至,天下传鹿鼓、云中转星旗!可谓旌旗蔽日,杀声动天。”
“又有百年一遇的妖鬼之祸席卷而来,吞人骨骸,食人血肉,天下笼罩于一片大恐怖。”
“于是就在这奇元山……也就是如今的秀霸山上,第一代大虞魁星盘坐于山巅,面朝万千妖鬼,独身一人挡住潮水一般的妖鬼,斩妖鬼十二万八千之数,护住悬天京。
他一人拦住妖鬼,大息却两处分兵,最终无法灭去新生的大虞,对于大虞而言,乃是泼天的大功,对于百姓而言,乃是惊天的恩泽。”
“可是……他坐于奇元山,力抗妖鬼,杀伐十二万八千之后,不过匆匆十年便五衰而死。
当时的大虞白君帝便将他死之日,定做坐朝节,自此十年一度。
四百年过去,大虞仍在,坐朝节仍在,也算是一处传承。”
陈执安仔细听来,心中对于那位第一代大虞魁星颇为敬服。
他正要询问一些关于第一代大虞魁星的事,
那老翁却忽然长叹一口气,道:“妖鬼之祸已然不远却尚未到来,坐朝节仍在,可是大虞却已经不是四百年前的大虞。”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昔日大虞魁星坐朝天下,拦住妖鬼。
可现在天下不知有多少妖鬼作祟,却无人敢于坐在山上阻拦了。”
陈执安忽然心生好奇,行礼询问道:“老丈,执安尚且不曾听过这天下有妖鬼为乱……却不知我大虞天下又有哪些妖鬼?”
那老翁目光又落在陈执安身上:“太大的妖魔便是我也不敢说,我便只与你说一些小的。”
“就比如我大虞境内,有几处玄门,正在做摄魂炼幡的勾当。
南北两国边境,西北贫瘠之地,南海诸多岛屿都有他们的踪迹。”
“又比如我大虞有不少门阀世家,以血肉喂养大鬼,甚至供奉于祖宗之台,妄图争夺天下之气!”
陈执安顿时色变,他深深看着这老翁,却不知这老翁是何来历。
那老翁站起身来又挑起扁担箩筐,道:“这些于你而言,还是太大了些,那我就再说些小的,说一些与你有关的。”
“比如西风州有一座山川,自诩世外仙山,山上大王自号【蛟骧公】,聚拢了二十三位将军,一同打家劫舍暂且不提。
却又聚拢起一处农镇,聚拢了五万子民对他顶礼膜拜,甚至为其献上婴孩、献上妻女,供其吸食人气……
只因他以人身修行蛟龙神通,妄图以人身走蛟化龙。
以人身走蛟化龙本就是不可为之事,若不行些邪魔之道,又如何能如愿?”
那老翁说到这里,不再去看陈执安,而是挑着扁担远去,他苍老的声音却还落入陈执安耳中:“这天下还需要一尊杀生天王。
杀得妖魔,救得人间,成杀生之道,成其造化功德……”
陈执安注视着那老翁远去,忽然一阵雾气涌动,不知从何处来,遮掩住那老翁的踪迹。
陈执安仔细看去,却见那老翁已然彻底消失不见了。
天上忽然下起雨来。
细密如银毫的雨丝轻纱一般笼罩天地,不像是夏日的雨。
陈执安朝着秀霸山看去,却突兀看到秀霸山上有一弯绿水似青罗玉带绕山而行。
他仿佛看到就在那绿水河畔,有一位勇武男儿盘膝而坐,一人独挡十二万八千妖鬼!
直至那雨水落在他脸上,他忽然醒转过来。
他伸手抹去脸上的雨水,有些恍如隔世。
刚才那位老翁是梦,又或者是一位得道高人,前来与他说话?
而那西风州,自诩为世外仙山,聚拢起二十三位将军的山川,陈执安却恰好知晓。
又或者大虞人士人人知晓。
“西蓬莱……”
陈执安低头思索。
“杀生天王又是什么?”
——
大慈观中,陈水君仍然一袭白衣,他长发已然挽起道髻,名剑【黄雀风】仍然配在腰间,宛如一位得道高人。
他面容发光,就如玉石,又如同一位修行有成的真人,偏偏身后却有三道黑影若隐若现,隐隐传来蝉鸣之声。
他在观中入定,直至傍晚,才睁开眼睛,起身走出大慈观。
大慈观外,有一位老翁提着扁担箩筐走来,随着他走进大慈观,他身上的烟尘之气尽数消散,扁担化为一根拂尘,两只箩筐化作两只红色的小葫芦,挂在这老翁的腰间。
与此同时,他面容又变,变得仙风道骨,比起陈水君更像一位真人。
此人正是大慈观观主。
“我已见过陈执安。”
陈水君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来。
大慈观主探手,手中多出一壶酒,陈水君越发开心了,接过这壶酒。
二人并肩转头望向大慈观。
这大慈观大约便是取大慈大悲之意。
可观中供奉的,却是一尊青面獠牙,身上盘龙,手握玄天宝剑,头悬断头台的雕像。
这天王看起来与大慈大悲没有半分关系,反而像是一尊凶戮的天王,专程以饿鬼为食。
“你千里迢迢,专程为陈执安求取杀生天王相,求取大慈洞庭术……”
“可你知道你那孩儿已经不在苏南府,而是去了悬天京。
那一位种出茶树的仙士,正要为你的孩儿铸造一枚印鉴,上印陆吾,巡视帝城?”
大慈观主开口。
陈水君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忽然皱起眉头。
良久之后,他拧起的眉头舒展开来……
“陆吾也好,杀生天王也好……让执安自己去选吧。”
大慈观主却笑了一声:“他若不能杀生除魔,洞庭术与天王相还落不到他身上。”
ps:昨日月票加更
(本章完)